柳州:工業與山水和諧共生

龐革平 粟桂利

2021年04月06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柳州市區美景。李斌攝

柳州的一家工廠。覃美春攝

柳州在工業歷史保留建筑物內開展原位熱脫附修復污染土壤。資料圖片

廣西柳州,祖國西南邊陲重鎮,濱江之城。柳州以工業聞名,也曾飽嘗污染之痛。當地人敢為人先,大刀闊斧地治愈“病土”,修復綠水青山,如今,柳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水質全國領先,28萬株紫荊花滿城驚艷。作為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柳州做到工業與山水和諧同生共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1.“病土”重現生命之光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柳州,“工廠在城中、城在工廠中”,灰色是這座工業城市的主色調。柳州工業發展為國計民生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付出了環境代價。

始建於1958年的柳州市造漆廠,曾年產涂料近萬噸,企業為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造成了退役場地的土壤異味、地下水污染等環境問題。2014年11月,柳州市造漆廠停產搬遷,

污染企業搬遷后,土地如何治理?

“治理並不容易。”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龔繼冬說,柳州工業門類齊全、土壤污染特征明顯、代表性強,“十三五”規劃開啟后,柳州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拯救污染土地的行動。

2018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成為自治區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在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土壤污染防治源頭控制、污染場地再開發過程管控、土壤污染修復示范工程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探索建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柳州模式”。

“在工業歷史保留建筑物內開展原位熱脫附修復污染土壤為國內首例。試點成功了,土地恢復生機,周邊群眾還可以到原廠址感受工業發展歷史。”2020年12月29日上午,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覃國琴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了柳州市造漆廠退役場地風險管控及修復治理項目完成情況。

先行區建設以來,柳州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源頭控制,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立柳州市重點行業企業238個地塊“一企一檔”。落實污染場地再開發過程管控,將有土壤污染風險的建設用地地塊納入全國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布了六批共計24個污染地塊名錄。啟動污染土壤無害化處置中心建設。

在實施土壤污染管控、修復示范工程方面,除了柳州市造漆廠項目,柳州還推進柳州市原長塘空軍靶場一期地塊、泗濰河上游礦區歷史遺留污染土壤綜合整治等其他6個土壤風險管控及修復治理項目。在柳城縣、融安縣、鹿寨縣和柳江區開展一系列農用地安全技術措施,實施農用地安全利用示范面積3400畝、嚴格管控示范面積50畝。

源頭控制方面,建立了企業土壤污染風險隱患排查制度,每年修訂並公布柳州市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污染場地開發方面,持續更新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名單,將有污染風險的用地納入全國信息平台﹔監管能力建設方面,提升監測機構土壤、地下水分析測試能力,啟動污染土壤無害化處置中心建設,開發土壤環境管理系統﹔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出台了8項技術指南和管理辦法。

數據顯示,到2020年,柳州市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十三五”以來,全市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未發生因疑似污染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目前,柳州受污染耕地實現安全利用率為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為100%,並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柳州模式”。

2.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安全的土壤,還要有安全的水。生態環境部在2021年1月份公布2020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柳州水質排名全國第一。到2020年,柳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75%,柳州的一江好水有它們的守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土養德,德養人,人養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貝江河林場有一戶人家,祖孫三代都是植樹人。現年82歲的黃鳳斌是林場最早一代的植樹人。“以前種樹就靠兩條腿、一雙手。”她說,種樹工具隻有一把鋤頭,一天之內要刨600個樹坑。

藍雄輝接棒母親黃鳳斌成為第二代植樹人。他說:“到上世紀90年代,基本上都是隻種不砍,到2010年,柳州森林覆蓋率是60%。”藍雄輝的兒子藍勝是第三代植樹人。年輕人走進林區,用科技改變林區。

“現在的柳江水能有這麼美,我們是下了大力氣的嘞!”今年1月29日,柳城縣副縣長、縣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王融莉展示了一張拍攝於2016年1月的柳城縣建成區航拍圖,當時河流主干道兩旁還停放著很多採砂船,非法採砂現象時有發生。大量以柴油為動力的採砂船造成了水體污染,河床也被挖得千瘡百孔,如今,這樣的船一艘都沒有了。

自2017年柳州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設立了2068名河長,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成為了柳州市的總河長,帶頭巡河。

“我們是碧水的第一批‘哨兵’。” 廣西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水質採樣人浦彧說,2020年柳州地表水質全國排名第一,他們的肩膀上無形中多了一重責任,需要更嚴謹、專業地做好每一次水質採樣。

楊崇毅在柳州環保戰線工作了37個年頭,“水質數據第一個就是要真實。監測做不好、做不出,寧願報不了數據,也絕不弄虛作假。”他說,柳州一年出3萬多組監測數據,監測數據每月公布在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官網上。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柳州市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Ⅱ類以上,其中,Ⅰ類水質比重從2019年的20%提高到2020年的41.6%。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近年來,柳州規劃750畝地用於新建紫荊花公園、160畝地用於建設工業博物館、市區黃金地段102畝地建街心公園、建設長達35公裡的沿江自行車道,將柳州馬鹿山公園北側兩塊共205畝價值近20億元的商業和商住用地改造成為公共綠化草坪。現今,柳州市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2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門不超過500米就有休閑綠地,街頭四季都有不同的鮮花盛開。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4月06日第08版)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