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縣創新多種學習形式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2021年03月30日10:3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連日來,博白縣廣大黨員干部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深入了解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深刻感悟和自覺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推動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凝聚博白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上好“第一課”,厚植黨史愛國情

“黨旗的錘子和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征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博白縣永安鎮中心小學五年級163班主任馮瑋正在給同學們講解黨旗的意義。

在3月開學之際,博白縣28個鎮各所中小學通過黨員教師講黨史的方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把黨旗、黨徽知識,黨史發展脈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等相關知識融入到課堂中,講好黨史學習教育開學“第一課”。

在博白縣王力中學,課間活動的學生三五成群,正駐足在黨群活動中心走廊前,認真傾聽高三歷史老師覃良榮講述黨的故事,學習革命先烈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

“通過開展黨史學習課,有助於讓學生理解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為社會多做貢獻。”覃良榮說。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入腦入心,3月25日,博白縣教育系統“學黨史、鑄忠誠、育紅苗”主題教育活動啟動,縣委教育工委組織開展“紅色黨史、紅色故事、紅色歌曲、紅色經典、紅色畫卷、紅色知識、紅色方陣、紅色記憶、紅色校史、紅色標兵”等十項活動。

同時,還將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力量,充分利用班會、晨會及重大節日,積極組織好廣大師生開展閱讀紅色經典刊物、撰寫傳承紅色基因心得體會文章、創作紅色書畫、歌唱紅色經典歌曲、觀看紅色影視作品、講述紅色故事、演繹紅色課本劇、紅色知識問答、到紅色教育基地“打卡”等活動,做到每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

打造紅色學堂,傳承紅色基因

3月11日,博白縣首個“紅色基因鑄忠誠”干部固魂工程紅色學堂在朱錫昂紀念館揭牌﹔3月22日,第二個紅色學堂在王力故居揭牌﹔3月23日,第三個紅色學堂在沙河鎮玉橋村朱錫昂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揭牌……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博白縣全面升級打造朱錫昂紀念館、王力故居、朱錫昂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老屋地下革命舊址、朱光故居、博白字祖廟、江寧鎮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龍潭鎮文龍書院、桂東南博白縣抗日武裝起義、熊景升故居等一批“紅色學堂”,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開展實景體驗式教學及現場互動體驗式教學提供場地和服務。

“‘血洒玉林,芳流千古﹔功高八桂,痛切同儕’,透過字裡行間,朱錫昂烈士為革命奮斗終生的感人事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青年公安干警秦昌林在參觀朱錫昂紀念館時感嘆,自己要以朱錫昂精神為榜樣,永葆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勇當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

紅色學堂陸續揭牌,各鎮各部門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前往“紅色學堂”參觀學習,通過瞻仰一次舊址、參觀一次展覽、回顧一段歷史畫面、重讀一段黨章、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參加一場黨課等學習方式,進一步增強凝聚黨員干部群眾對黨的情感認同及奮斗共識。

“‘紅色學堂’開辦揭牌,充分體現了博白縣把紅色傳承的成果轉化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博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黨工委書記王得生說,博白縣將扎實推進“紅色基因鑄忠誠”干部固魂工程,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

以史促學內化於心,以學促干外化於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3月25日上午,在博白縣永安鎮雲景山康養基地千畝油茶園,一場特別的微黨課正在進行,永安鎮黨委書記黃堅獻在田間地頭向干部群眾講述黨的光輝歷程。

當前正值油茶種植的關鍵階段,為不誤農時,永安鎮黨委就把黨史教育微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積極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從黨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理清思路舉措,牢記初心使命,搶抓時節擴大油茶種植規模,進一步推進產業發展。

微黨課結束后,在永安鎮黨委班子的帶領下,永安鎮政府機關支部、林場黨支部、城治村黨總支部黨員干部,志願者共計100余人在油茶園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合力種下了油茶樹苗200余株。

“把微黨課設在田間地頭,開到產業基地,切實增強了黨員干部的融入感、歸屬感,能更好地激勵他們以更扎實的作風,更高漲的熱情投身到下一步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努力促進鄉村振興。”黃堅獻說。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當前,博白縣各鎮各部門紛紛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力求學出堅強黨性、學出信仰擔當,實現學習教育與推動工作雙促進。(駱泓銘、唐靜、朱夏慧)

(責編:周雨樂、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