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在清理溝渠。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吉陽 攝
村民們在拆除破舊房屋。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吉陽 攝
村民們在清理路旁的垃圾。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吉陽 攝
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理干淨,一面面破舊牆體被推倒,一個個廁所被改造……今年以來,龍勝各族自治縣狠抓人居環境改善,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村庄,全面吹響了“三清三拆”沖鋒號,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在馬堤鄉張家村,當地村民正在清理一菜園間的腐朽的木質藩籬,由鐵絲網、石棉瓦、鐵絲纏繞著的藩籬,十分破舊,嚴重影響了當地村容村貌。在村民們的齊心努力下,藩籬拆除了,雜亂的菜園變得整潔了。除此之外,村中溝渠以及一些臟亂的衛生死角也得到了清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通過近階段的全力整治,現在道路干淨了,樹木也整齊了,我們看著心裡也高興。”說起張家村的新變化,黨支部副書記楊啟良高興地說,“‘三清三拆’這項工作開展得好,我們都支持。”
龍勝將人居環境改善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在鄉村風貌的“形、實、魂”上下功夫,注重規劃、因村施策、突出特色,讓整村風貌與周邊山水環境相協調。
針對山區地形復雜且交通不便的情況,龍勝利用無人機對“兩高”沿線村庄進行全面摸底,對所有建筑物的基本情況和村庄環境條件“精准掌握”,為全面鋪開風貌提升工作打下基礎。龍勝還以重要交通干道沿線村庄環境整治為切入點,逐步向縱深發展,把城鎮、旅游景點、重要節點周邊的村庄連片、成區域進行推進,實現龍勝風貌改造提升全覆蓋。通過整合資源,以重要交通干道沿線村庄結合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和田園綜合體,區域化協調推進鄉村建設,實現點上有“精品”、線上有“風景”、面上有“形象”。
該縣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作用,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頭參與,扎實開展“三清三拆”工作。“我們村‘兩委’堅持從自身做起,勇當先鋒隊、宣傳員,積極推動‘三清三拆’工作。”該縣龍勝鎮平野村黨支部書記周定寧介紹。自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平野村累計清理垃圾、雜物亂堆亂放130處,拆除危木棚13座,廢棄豬牛欄7處露天廁所4間,清理溝渠2000余米,村庄面貌煥然一新。
截至目前,該縣已清理垃圾2130處、亂堆亂放1205余處、溝渠102.3千米,拆除舊房和亂搭亂建270處、違規廣告牌162處、亂搭亂建332處,建設“三微”點423處,硬化屯內道路5350米。另外,兩高兩道沿線村庄風貌改造已經進場,10個精品示范村也已進場施工,其中龍脊鎮岳武村、偉江鄉新寨村已完成房屋風貌提升和人居環境改善任務。
下一步,該縣將繼續採取縣領導包聯的方式強力推動,並做到定人員、定時限、定責任、定措施,營造“政府引導、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試點村設計方案為“藍本”,確保每個村庄風貌一致性,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實效。(通訊員 韋吉陽 實習生 韋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