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共享 文化暖春——廣西線上公共文化服務提速升級

2021年03月04日10:06  來源:廣西日報
 
原標題:線上共享 文化暖春

“博物館裡的年味”主題直播中,民間美食達人教網友包年粽。

博物館館長變身“主播”,短視頻平台“吸粉”﹔圖書館開展線上公共講座,海量數字資源共享﹔雲端展覽形式創新,線上培訓內容豐富,精品劇目上線打造永不落幕的劇場……為不斷拓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廣西公共文化場館“線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線上”努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為受眾提供更靈活多樣的線上項目,新理念、新方式、新途經使老百姓享用公共文化的便捷性、包容性和實效性大幅提升——

A 讓文物開口“說話”

辛丑年春節期間,自治區博物館通過抖音號開展“博物館裡的年味”主題直播,博物館專家及志願者們共同攜手傳播文博知識、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年節氣氛。直播鏡頭裡,自治區博物館館長韋江從歷史和考古的角度與網友們分享館藏“牛”文物,從祭祀、生產、繪畫、雕鑄等方面分享了關於“牛”的豐富知識。“原來牛和我們的生活、文化那麼密切相關”“真是漲知識了,館長談到考古眼裡發光呀,是真愛!”……圍觀的網友紛紛點贊評論。短短一個多小時裡吸引了17萬人次網友熱情參與。

“自治區博物館館藏7萬多件(套)文物,時間跨度長達80萬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蘊藏著八桂大地悠久燦爛的動人故事,”韋館長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這樣的平台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了解源遠流長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博物館說》網絡短視頻推廣活動亮相“學習強國”平台,百余件鎮館之寶、國家珍藏由雲端“飛入尋常百姓家”。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鎮館之寶“銅鼓王”也在百家爭鳴中述說著自己的傳說故事,該館館長梁志敏帶領觀眾漫游歷史文化長河,領略民族重器和瑰寶的風採,傳承千年文化古韻,聆聽穿越時空的鼓聲。

雲直播、雲展覽、雲課堂、微視頻,廣西文博人創新線上模式,讓文物開口“說話”。多彩的文物故事和多元的表現形式在網上開出一樹繁花,豐富的線上傳播手段讓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館文化的浸潤,也讓博物館收獲到了更多關注度。

《館長說寶》是自治區博物館推出的一檔文物普及類微視頻節目,由館長擔當主講人,摒棄傳統的學術性刻板解讀,轉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輕鬆娛樂的方式來講述文物故事。這樣的創新形式迅速“圈粉”。文博專家相繼走進直播間,在雲端與網友實時互動,生動的文物故事也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去探尋更多的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西各地各級博物館加強數字和網絡技術應用,紛紛推出《五彩八桂·壯美家園》等富有特色的雲展覽,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讓博物館精品展覽亮相雲端,挖掘文物細節信息,還原歷史時空,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博物館教育人員迅速整合資源,將線下課堂轉化為線上雲課堂,“海絲路上的廣西寶藏”“甌駱人的衣食住行”“舌尖上的廣西”等圍繞廣西多彩的歷史文化進行在線科普……博物館正以更有溫度、有朝氣、有趣味的形象,去擁抱新時代浪潮。

B 打造沒有圍牆的閱讀空間

豐富的文化生活是全民小康應有之義,創新推動全民閱讀,讓書香浸潤心靈,廣西各級公共圖書館加強數字閱讀服務建設和線上閱讀活動組織策劃。自治區圖書館在春節期間開展“阿圖邀你過大年”主題春節系列活動等方式,引導讀者就地過個“書香年”。七天假期該館數字資源總訪問量近40萬次,電子文獻下載量達15.8萬篇(冊),舉辦讀者活動16場,參與讀者達6.5萬人次。其中,依托八桂講壇舉辦的“聊民俗 送春聯”新春特別直播首次實現了開展線上活動時嘉賓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拓展了閱讀推廣活動的表現形式,當天收看和參與直播互動的讀者群體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創該館直播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自治區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達到283.5TB,數字資源服務數字資源總訪問量超397萬次,形成紙質文獻、數字資源並重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為讀者提供館藏特色資源庫服務,涵蓋圖書、期刊、報紙、論文、古籍等多種類型數字資源,讀者在線上就可以讀書看報、收看“八桂講壇”、查閱科研資料等。方便快捷的數字閱讀服務讓廣大讀者紛紛叫好:“疫情雖限制了人出行的腳步,卻沒有阻礙每個人對知識的渴望,點贊區圖的網上資源功能,很方便、很快捷!”“感謝圖書館提供的數字資源服務!開放共享,不用到館,也能享受服務,點贊!”

數字閱讀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打造沒有圍牆的公共閱讀空間,廣西各地各級公共圖書館不僅普遍增加了數字書刊在網上的投放數量,館藏數字資源不斷增加,還針對防控疫情居家生活的特點,精心策劃設計了吸引公眾參與的線上閱讀活動,讓閱讀更好地融進生活。

C 線上課堂普及全民藝術

新春伊始,廣西線上雲展播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新春音樂會、原創歌曲春晚、“迎新春拜新年”網絡山歌會、全民藝術普及線上課堂等。

好戲雲賞,春節期間,“廣西文化惠”線上劇院推出大型音樂劇《桂花雨》、大型民族舞劇《花界人間》等優秀劇目。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的“劇”力鬧新春介紹經典劇目並展示其精彩片段。廣西戲劇院借助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快手號等平台開展桂戲雲賞廣西優秀劇目新春線上展播,集中呈現優秀非遺劇目精彩片段、普及地方戲曲知識,並通過粉絲群和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渠道擴大宣介力度。廣西戲劇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平台展播的劇目瀏覽量都超出預期,傳統戲劇依靠雲展播開拓了一條藝術普及、精品惠民的新渠道,搭建起戲曲人與當代青年觀眾的溝通橋梁。

線上呈精彩,雲端連你我。今年2月,廣西群眾美術作品展上線,作品形式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插畫、農民畫等,題材廣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民族文化繁榮、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成就等主題,深刻反映社會生活、展現時代風貌,傳播多彩民族文化。“創新線上展覽內容,首先要注重當地文化特色與展覽的結合。比如,廣西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有12個世居民族,具有獨特民族文化,我們的線上展覽以此作為切入點,就是很好的思路。二是創新展覽選題,要敢於突破傳統,‘新’不僅表現在主題的選擇上,也表現在表達方式上。”廣西群眾藝術館館長覃廣周認為。

2020年,廣西群眾藝術館借助“雲上全民藝術普及”平台,開展線上公共文化服務,以多終端、多渠道的形式加大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在線供給,讓廣大群眾可以足不出戶學唱歌、學跳舞、學非遺。《成年壯族基礎舞蹈》《獨弦琴入門初級課程》《水彩畫人物表現技巧》《坭興陶工藝鑒賞》等15門課程,獲得國家公共文化雲“全民藝術普及V課”認証,累計點擊率超70萬人次。

廣西各級群藝館、文化館及相關協會部門將通常點對點、面對面的藝術普及培訓課程搬上了網絡,學員“點菜”、藝人“送餐”、部門“買單”的創新傳承模式深受追捧。1月初,由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免費培訓班線上直播課開展得如火如荼。“線上直播+線下辦班”的免費培訓模式,精彩的教學內容,廣大音樂愛好者拍手稱贊。2月下旬,廣西山歌學會抖音號直播宜州文化館2021年第一屆劉三姐歌謠培訓交流會,廣西歌王雲現場山歌教學,讓山歌愛好者大呼過癮……

線上文化服務“一站式”“一鍵通”便民模式,在疫情期間取得了突破,也讓老百姓享用公共文化服務途徑、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何加強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行動。

文脈傳承,文化創新,前路正長。(記者 秦雯 文/圖)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