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最后一批1: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成果報告獲評優秀

2021年03月03日11:24  
 

評審現場

2月5日,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辦公室採用騰訊會議視頻與現場結合的方式,在南寧主會場和北京、南京分會場,對廣西最后一批融水縣等16個縣(市、區)1:50000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成果報告進行評審,綜合評定均為優秀,標志著廣西99個縣(市、區)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子項目調查評價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有序推進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總成果集成和成果應用系統建設工作。

此次評審會由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辦公室主辦,分為4個小組進行評審,評審小組專家組長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京大學、自治區地礦局等國內知名地球化學專家組成。區外及部分邕外專家以騰訊視頻連線參加評審會議,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農村農業廳、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治區科技廳代表在南寧主會場參加評審會。

中國地質調查局奚小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表示,廣西99個縣(市、區)的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野外調查工作和成果報告全部達到了優秀水平,取得了大數據系列參數,真實反映了區域地質背景狀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歸功於項目設施過程中,廣西自然資源廳和廣西地礦局的正確領導和精細組織,以及廣西地礦局所屬13家地質隊伍負責任的艱苦工作,從而推動這項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楊忠芳教授表示,廣西99個縣(市、區)1:50000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多項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完成調查面積、評價介質、分析測試數據國內最多,從土壤、岩石、水、大氣、植物、肥料等方面,基本對整個廣西進行了立體的調查和系統的評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些立體調查獲得的海量高精度數據,將來會為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資源適應性評價、糧食安全生產和土地的科學利用、生態風險管控等提供了科學基礎。

南京大學季峻峰教授在會上建議,加強科學規律總結研究,以科學目標為引導,結合農村農業、生態環境等部分的需求,加快調查和研究成果的應用。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農村農業廳、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治區科技廳代表,分別對自治區地礦局完成了基本覆蓋全區的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工作表示祝賀。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辦公室對專家、代表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

據了解,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自2013年啟動,歷時近8年,完成了廣西99個縣(市、區)1:50000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野外樣品採集、加工、樣品分析測試、成果報告及應用圖件編制工作,評價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千米,佔全區陸地總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的42.09%,其中評價耕地園地面積佔全區耕地園地總面積的84.27%,基本覆蓋全區主要耕地園地區。

評審專家組成員,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辦公室成員,廣西地質調查院等局屬十三家地質院隊各項目組負責人在南寧主會場參加評審會。(趙曉孟)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網站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