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南縣東華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建立大青棗示范區,吸納、引領群眾種植大青棗,不斷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全鎮種植的4000多畝大青棗已經進入了採摘上市期,預計今年產量可達1萬多噸。
一大早,興華村的大青棗種植示范區裡就熱鬧起來,十幾個村民提著桶正穿梭在樹叢間採摘大青棗。鴨蛋般大的果實挂滿枝頭,有的甚至壓斷了枝條耷拉下來,地裡不斷傳來陣陣歡聲笑語。這是示范區種植大青棗后的第一年挂果,目前每天都需要採摘大青棗6、7千斤。
東華鎮興華村大青棗種植示范區管理員謝勇球說:“去年清明節時,基地開始種大青棗,第一年每棵樹挂果幾十斤,一畝的產量約有2000多斤,我們這個基地有58畝,第一年產果超過10萬斤。”
農歷新年過后正是大青棗大量上市期,興華村大青棗種植示范區裡的大青棗從農歷新年前就開始採摘。採摘后的大青棗運往集中收購點,之后銷往湖南、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等地,還有一些客商也會親自上門收購。截至目前,示范區已經銷售大青棗6萬多斤,收入約10萬元。
2019年,興華村貧困戶均採取入股分紅方式加入到大青棗種植示范區,入股的貧困戶有45戶共181人。示范區以推廣“長+短”產業種植模式為發展模式,2020年加大對扶貧產業的扶持力度,強化扶貧產業基地實際帶貧減貧機制。自去年種植大青棗,今年產值預計超過10萬斤。
東華鎮興華村扶貧信息員韋石均說:“如果每年有收益的話,我們都是通過分紅的方式分給這些貧困戶們,然后貧困戶們的分紅比例佔70%。”
東華鎮歷來注重特色農業的發展,近年來,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農民種植大青棗的積極性很高。同時,構建“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發展模式,延伸產業鏈,輻射和帶動規模化大青棗種植。目前,全鎮種植大青棗共有4000多畝,預計今年產量可達1萬多噸,其中上灣村、興華村兩個大青棗種植基地共吸納了貧困戶124戶。(周濤 盧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