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百色市1888個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圓滿收官,共選出村(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9610人,村(居)委會班子成員10652人,全面實現四個100%目標。百色市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呈現“五升一降一寬”的特點。
頭雁質量全面提升。全市共對926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優化調整,調整比例達49.05%。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55歲以下1883人,佔比99.74%,比上屆提高67.13%﹔大專以上學歷680人,佔比36.12%,比上屆提高16.98%﹔35歲以下258人,佔比13.67%,比上屆提高7.89%﹔平均年齡41歲,比上屆降低7歲。屬於致富帶頭人1379人,佔比73.04%。
黨員比例全面提升。全市1888個村(社區)中,村(居)民委員會成員中黨員佔比71.12%(高於自治區要求1.12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6.15個百分點)﹔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中黨員佔比68.12%(高於自治區要求8.12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19.20個百分點)﹔村(居)民代表中黨員佔比40.29%(高於自治區要求0.29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13.24個百分點)。
女性比例全面提升。全市1870個村(含農村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中,村(居)民委員會主任中女性人數佔比14.04%(高於自治區要求4.04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6.99個百分點)﹔村(居)民委員會成員中女性人數佔比33.70%(高於自治區要求3.70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7.34個百分點)。18個城市社區中,居民委員會主任中女性人數佔比50%(高於自治區要求5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27.78個百分點)﹔居民委員會成員中女性人數佔比53.20%(高於自治區要求3.20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12.82個百分點)。
學歷層次全面提升。“兩委”成員中,高中(中專)以上學歷人數佔比71.64%(高於自治區要求1.64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29.58個百分點)﹔大專以上學歷人數佔比25.19%(比上屆提高15.62個百分點)。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干部的村(社區)數佔比85.01%(高於自治區要求45.01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36.81個百分點)。
人選認可度全面提升。黨組織換屆黨員平均參與率98.37%(比上屆提高6.56個百分點)﹔村(居)委會換屆選民平均參選率92.44%(比上屆提高2.43個百分點)﹔黨組織書記平均得票率95.74%,村(居)委會主任平均得票率86.38%。
年齡結構全面降低。村(社區)“兩委”成員平均年齡41歲(比上屆年輕5歲)﹔100%的村(社區)有35歲以下“兩委”成員﹔40歲以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數佔比30.56%(高於自治區要求10.56個百分點,比上屆提高16.95個百分點)。
人選來源渠道全面拓寬。全市第一次當選村(社區)“兩委”干部6419名,佔比43.58%,其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21名,佔比11.70%。村(社區)“兩委”干部中,致富帶頭人7267人,佔比49.32%﹔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1614人,佔比11.40%﹔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2023人,佔比13.73%。
此次換屆,百色市以“陽光選舉、和諧換屆”為主題,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扎實推進。一是堅持四級聯動,把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作為“一把手”工程,做到100%的市縣鄉領導班子成員落實聯系指導任務、100%的村(社區)安排有督導指導組聯系指導、對100%的村(社區)進行全覆蓋調度,市縣鄉村層層壓實換屆責任,高位推動任務落實。二是抓實前期准備,提前做好“四個一”全覆蓋調研摸底、健全“五個體系”提前選優配強“領頭雁”、實行“三色監測”提前謀劃人員配備、建立“分級挂包”提前防范化解風險,早謀劃、早部署,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扎實做好換屆選舉前期准備工作。三是嚴把“三關”,即“四個一批”嚴把儲備關、“選前預審”嚴把意向關、“三級審查”嚴把審核關,高標准、嚴把關,“下深水”物色人選,著力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四是強化過程管理,全過程督導警示、全流程模擬演練、全方位介紹人選、全覆蓋防控疫情、全覆蓋抓好安置點選舉工作,抓好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實施,緊盯選民登記、候選人提名、競職演說、投票選舉等關鍵節點,同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實現換屆工作平穩有序。五是緊盯關鍵環節,在動員部署、人選公布、選舉階段等關鍵節點,強化宣傳教育、輿情監管、靠前化解三個措施,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風氣。全面實現了四個100%目標,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自治區要求任務,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下一步,百色市將通過開展新任村干部“五個一”助行活動、關心關愛離任村干部“六個一”活動、全覆蓋開展任職培訓、建立健全村干部大數據信息庫、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抓好配套組織換屆工作等6個方面繼續抓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后續工作,以新氣象、新活力帶動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戮力同心、接續奮斗,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而努力奮斗。(楊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