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宗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新局譜新篇

2021年01月26日15:11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南寧1月26日電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期間,廣西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廣西民族宗教工作“十三五”工作成效及“十四五”工作規劃。

回顧“十三五”,廣西各民族共享繁榮發展碩果

“十三五”以來,廣西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全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和《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各民族群眾充分共享繁榮發展碩果。廣西民宗委聚焦主責主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了積極貢獻。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部署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以“七進”為主陣地、主渠道,大力培育、樹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典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定自治區地方性民族法規4件、設區市地方性民族法規5件、修訂自治縣自治條例12件、自治縣單行條例17件﹔開展“和諧在八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施“國旗工程”,“三個離不開”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落實差別化支持政策,加快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發展。編制並實施廣西落實《“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和《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實施意見﹔成功舉辦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舉辦巴馬、環江、大化、恭城4個自治縣和裡當瑤族鄉等5個民族鄉成立逢10周年慶祝活動﹔加大對少數民族聚居區一般性轉移支付支持力度,累計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7億元﹔重點支持54個貧困縣(含“天窗縣”和享受待遇縣)脫貧攻堅﹔出台興邊富民“1+7”系列文件,實施新時代興邊富民三年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東興市京族實現了率先奔小康﹔重點培育105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78個少數民族村寨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推動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舉辦“壯族三月三”系列民族文化活動﹔組織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展演﹔組織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並取得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圓滿舉辦第十四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2017年“民體杯”全國板鞋競速比賽、2018年“民體杯”全國珍珠球邀請賽﹔積極促進民族教育發展,研究完善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籌建廣西民族職業學院﹔推動出台《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開展民漢雙語和諧建設工作﹔完成廣西少數民族語言65個保護項目,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搜集工作取得新成效。

奮進“十四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譜新篇

廣西民宗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十四五”期間,廣西民宗委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工作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民族工作,以推進宗教中國化為重點做好宗教工作,全力推動新時代廣西民族宗教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入扎實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動制定出台廣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條例。用好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自治地方的權利,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深入持久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施“十百千”工程,打造邊境地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長廊。以基層為重點,深入抓好自治區民族工作委員會委員單位結對挂點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工作。加大培養選拔任用優秀少數民族干部力度。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年。據介紹,廣西民宗委將以“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奮斗姿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著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著力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著力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更加突出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把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向,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核心目標、主要任務、評價標准,持續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十百千工程”質量,不斷推動柳州、桂林、防城港、百色、賀州5個設區市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深入抓好自治區民族工委40個委員單位結對挂點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高質量做好“邊境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長廊”工作。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七進”為抓手,分類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特色品牌和亮點。

更加突出服務中心工作大局,推動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服務中央和自治區鞏固拓展脫貧攻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個大局,以同全國一道實現現代化為總目標,高度關注12個自治縣及3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縣、59個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著力補齊短板,將自治縣、民族鄉發展納入廣西“十四五”民族專項規劃實施意見特別是“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規劃,堅決防止返貧。下大力氣改善自治縣、民族鄉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更加突出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編制廣西貫徹落實國家興邊富民行動“十四五”規劃實施意見。提升現有抵邊自然村功能,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抵邊新村,推動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等事業發展,著力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邊民安心留邊守邊。繼續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四示范”創建,推薦一批全國興邊富民示范單位,以民族團結促進邊疆穩定。

更加突出民族團結進步專項績效考評,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運用好民族團結進步專項工作績效考評“指揮棒”,進一步提高民族工作影響力、號召力。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五個納入”(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納入巡視巡察的重點事項、納入民主生活會剖析的重要方面、納入財政預算)政策措施,爭取在納入巡視巡察的重點事項和納入財政預算方面取得新突破。

更加突出強化民族和宗教基層工作基礎,鞏固和拓展各項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自治區民族工作委員會平台的機制作用。制定出台關於加強新時代廣西城市社區民族工作的指導性文件。落實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慶祝活動機制。加快籌建廣西民族職業學院。完善基層宗教事務管理網絡,落實宗教事務三級管理網絡和兩級責任制,保証縣級宗教工作機構執法主體資格和基本人員編制。著力推動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伍建設。

更加突出“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以奮斗的姿態開好局、起好步,在第一季度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習、宣傳、教育、培訓熱潮,為今年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出台並落實針對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相關支持政策、調整完善現有民族政策法規,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全國興邊富民典范和強邊固邊示范區建設、民族語文工作健康發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民族信息工作等方面排在全國前列打下良好基礎。(梁晴、黃偉勇)

(責編:吳明江、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