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都安12月22日電 12月16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貴南高鐵都安隧道召開西南地區鐵路隧道建設觀摩交流會,對貴南高鐵廣西段建設創新成果——國內首款智能化隧道二襯澆筑台車進行觀摩、推廣。
長期以來,確認隧道二襯混凝土是否脫空密實、強度及厚度是否足夠,很大程度依靠人工監控手段來實現,容易造成混凝土“蜂窩麻面”現象,有可能導致隧道拱頂空洞和二襯混凝土掉塊。為了克服這國內隧道施工“頑疾”,貴南高鐵廣西段建設單位雲桂鐵路廣西公司和施工單位中鐵十一局組建了智能化隧道二襯澆筑台車工作室團隊。工作室團隊通過以喀斯特岩溶發育現象強烈的都安隧道為試點,創造性地在傳統隧道二襯台車上引入三維激光掃描處理、紅外線夜視內窺鏡等技術,成功研發出我國首款智能化隧道二襯澆筑台車,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施工工藝質量通病。
這台智能化隧道二襯澆筑台車集疏通、觀察、刻錄、信息反饋和儲存等功能於一體,共取得發明專利33項、優秀工法3項。它通過加裝24個攝像頭,可以監控混凝土澆筑實時狀態﹔通過插入式變頻高頻振搗系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隧道拱頂混凝土不密實導致脫空和空洞的難題﹔而紅外夜視工業內窺鏡系統,可以對所有二襯澆筑信息和作業的視頻進行實時記錄,實現混凝土澆筑施工與信息化互通,實現了全過程全方位直觀可視。目前,該技術在貴南高鐵廣西段全面推廣。今后將可以在公路隧道和城市地下空間二襯混凝土施工中廣泛應用,通過標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機械化的技術手段,從根本上解決隧道二襯施工質量問題。
貴南高鐵廣西段橋隧比例超九成,新建隧道44座中有41座處在高風險段落,為確保隧道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和運營安全,貴南高鐵廣西段從建設伊始,從設計源頭、裝備創新、技術攻關、過程控制等方面系統施策、精准發力,制定和實施以喀斯特地貌隧道施工關鍵技術、岩溶隧道防排水體系研究等18個科技攻關課題,共計投入經費1480萬元,取得科技創新成果11項,專利發明21項,在隧道二襯澆筑、危岩落石綜合防治、機械配套等喀斯特地區隧道成套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積極的成果。(王勇 莫小斌 楊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