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柳江區土博鎮定山村,隻見金黃色的金絲皇菊開得正艷,村民穿梭在花海中忙著採摘菊花,豐收的喜悅點亮了山野,形成一道靚麗的秋景。
“我以前在外面打工。自從村裡開始種植金絲皇菊,成立了合作社,我就到合作社做工,工錢一天一百塊。”正在採摘菊花的貧困戶韋柳珍說,菊花基地和加工廠的成立,讓她在家門口就掙到了錢。
產業扶貧挑大梁,脫貧攻堅底氣足。定山村在脫貧攻堅中,積極做好產業的謀篇布局,確保全村既有短平快的產業支撐,又有長遠發展的項目保障,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該村以當地獨有的土壤、氣候特點,引進特色金絲皇菊種植產業,並採取“公司+村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廣金絲皇菊種植及深加工產業,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到合作社打工,直接增加收入。菊花儼然成為了當地的“脫貧致富花”,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
金絲皇菊有“菊中貴族”之稱,具有較高的飲用、藥用和食用價值,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皇菊茶能祛風、潤喉,對感冒風熱、頭痛病患者有一定的緩解功效,被譽為菊花茶中的極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定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韋橋東介紹,經過摸索,村裡通過合作社培育出菊花苗,加上種植技術日趨成熟,種出的皇菊個頭飽滿、香味甚濃,畝產能達到1000斤,烘干可得100斤,一斤可以賣到200元。目前,定山村的金絲皇菊遠銷國內一線城市,市場供不應求。
“受疫情影響,今年種植菊花的時間有所后推,但是經過后期的細心管理和技術栽培,畝產量和往年基本持平。”定山村菊花基地管理員賣俊杰說。經過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定山村的菊花加工廠從原來的的小烘烤爐升級為現在的烘烤車間,並加建了儲藏冷庫,便於保存菊花。經過一系列的升級,金絲皇菊在整個加工程序上,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據了解,定山村金絲皇菊從種植、採收到烘烤成干花,共有7道工序,從推進烘烤房到出庫則需要90個小時,方能成品。今年,定山村種植金絲皇菊200畝,預計干花產量可達2萬斤,實現銷售額4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余人次,其中帶動貧困戶就業50戶、186人,吸引賞菊游客2萬余人次。(羅嘉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