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崗位 奮戰一線

2020年10月05日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0年10月05日第04版截圖

方海波(右)在煙薯地裡調研。記者扎西攝

國慶中秋佳節,舉國歡慶,萬家團圓,在人們享受美好假期的時候,仍有許多人堅守在崗位上,這其中,有不少扶貧干部的身影。進村入戶做調查,忙著為農產品找銷路,為村民增收出點子……他們的假期裡,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們爭分奪秒,在與時間賽跑著。

——編 者

廣西都安縣安蘭村第一書記劉振宇

“趁過節多走訪幾戶”

本報記者 李 縱

“今年打工收入怎麼樣?”“挺好,出去6個月賺了2萬多元。”10月2日一大早,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永安鎮安蘭村第一書記劉振宇來到未脫貧戶袁克家走訪。“他家今年要脫貧,外出打工收入能否達標是關鍵。現在看來肯定沒問題了。”劉振宇說。

這個假期,劉振宇沒回家。今年5月,劉振宇從北京語言大學選派到安蘭村任第一書記。都安是廣西未脫貧縣之一,安蘭村是國家和廣西挂牌督戰的深度貧困村。“今年要實現脫貧摘帽,關鍵時刻,我必須堅守崗位。”劉振宇說。

連續幾天小雨淅淅瀝瀝,山路有些泥濘,幾個村屯走下來,劉振宇的鞋上沾滿了泥土。“外出打工的村民平時不在村裡,趁過節多走訪幾戶,把情況摸清楚。”劉振宇說。

10月1日晚,劉振宇和遠在北京的父母通了個視頻電話,“雖然很想念親人,但是能跟鄉親們一起過節,也是不一樣的體驗,很有意義。”劉振宇說,接下來幾天還要抓緊走訪貧困戶,這個假期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的。

天津武清區周立營村第一書記方海波

“抓緊給煙薯找銷路”

本報記者 扎 西

10月2日,天津武清周立營村,村民包文營一大早就下地,一鍬下去,幾個大煙薯(甘薯品種)便露了出來。“每畝地產量約7000斤,這片地產量大概有15萬斤。加上300畝玉米,今年保守估計得多收10多萬元。”包文營說。

抬眼一瞅,駐村幫扶工作組組長、村第一書記方海波走了過來。“國慶節咋還不休息?”包文營問道。“今年煙薯豐產了,更得忙起來,抓緊給煙薯找銷路。”方海波應聲道。方海波來到村裡工作后,請農業專家多方調研,確定村裡發展思路,動員村民種煙薯。種植面積擴大以后,方海波又花心思擴大銷路,村裡還打算注冊煙薯品牌“小薯甜甜”。

說起方海波,包文營豎起了大拇指,“這個書記,我真服!”幾個月前,方海波通過入戶調研得知村民購種、育苗存在困難,就挨家挨戶統計所需農資,通過手機預訂、集中採購存放、錯峰購取等方式,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就這樣,村民們有序下田、分散干活、避免聚集,生產一點沒耽誤。

湖南瀏陽市荊坪村第一書記張飛煌

“常來看看我才放心”

本報記者 何 勇

10月2日一大早,湖南省瀏陽市澄潭江鎮荊坪村第一書記張飛煌從市裡開車來到村民胡耀佳家,拉拉家常,問問近況。

3年半前,張飛煌來村裡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幾年間,在他的協調下,村裡引進了花炮企業,養殖業發展起來,8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96人全部脫貧。張飛煌說,“在直接聯系的五戶貧困戶裡,最放心不下的是老胡家,一個月得跑七八回,常來看看我才放心。”

2017年,老胡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窮志不能短,隻要肯干,不會窮一輩子!”在村裡幫助下,老胡貸款5萬元,再通過上培訓班、看網絡教學視頻,干起了養殖業,當年淨賺5萬多元,摘掉了貧困帽子。

去年,老胡開始養土雞,日常存欄的土雞有1500多隻,銷路成了老胡最關心的問題。而打開張飛煌的朋友圈,內容大多是銷售信息:貧困戶羅大平家的土雞蛋,胡耀佳家的土雞……“很多親戚朋友都從我這裡買雞蛋和土雞。有時我還幫他們送貨。”張飛煌說。

“越是節日,駐村干部越忙,節假日在外打工的人回來,更方便了解貧困群眾的信息。”澄潭江鎮黨委書記潘定一說。

上海援藏干部湯旻

“付出和辛苦是值得的”

本報記者 徐馭堯

10月1日,參加完西藏亞東縣小康示范村舉行的升旗儀式后,亞東縣委常務副書記、上海援藏干部湯旻走進拉巴加布的新家。

“咱這房子又大又新,把二樓拿出來搞民宿行不行?”拉巴加布問道。湯旻伸出個大拇指,“當然可以,你有強烈的致富意願,我們肯定支持。”

在小康示范村,幢幢新房拔地而起。這是由上海援藏工作組和當地政府共同規劃,由上海企業以高標准設計、建設的搬遷點。

拉巴加布一家原先居住在亞東縣的高海拔地區,在政策幫助下,今年搬到了位於山谷地區的新家。為了解決搬遷群眾的生計問題,亞東縣決定通過勞務輸出、開發民宿、挖掘培育林下資源等方式持續增加群眾收入。

湯旻這次上門,就是通過深入調研,在了解群眾工作意願的基礎上宣傳政策,對接相關部門。一上午,他和亞東縣委書記舒成坤走訪了4個搬遷家庭。

“家家興旺,國家才能喜慶祥和。雖然假期還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但是能讓更多家庭對生活更有信心,做好幸福家園建設者,我感到付出和辛苦是值得的。”湯旻說。

《人民日報》(2020年10月05日第04版)

相關鏈接:

天峨縣以“三特”為基打造持續穩定扶貧產業

“縣委書記陸祥紅介紹,天峨縣生態基礎好,森林覆蓋率高達81.5%。2011年,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經過反復調研論証,探索出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特早熟、特晚熟、特優質”石山地區“三特”農業模式……【詳細】

廣西那坡縣推出多項措施扶持貧困戶種桑養蠶

層巒疊嶂,群山連綿,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是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今年還有1353戶4454人未脫貧。那坡縣因地制宜,將桑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桑蠶種養、暢通蠶繭收購渠道、延伸鏈條促進就業,2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詳細】

廣西龍勝:旅游扶貧 筑起脫貧夢

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緊緊依托世界梯田原鄉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的優勢,以及良好生態、農耕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獨特旅游資源優勢,堅持“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總基調,通過夯實旅游發展基礎、深耕民族文化實現產業融合,推進旅游扶貧,形成了“生態、旅游、扶貧”三位一體的旅游扶貧模式……【詳細】

廣西上林縣多舉措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9月29日,上林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專場新聞發布會在上林縣舉行。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到2019年底,全縣共脫貧2.9萬余戶12.1萬余人,6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剩余貧困人口1634戶4522人,貧困發生率由20.71%降至1.17%。2020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上林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詳細】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