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摘窮帽 齊心協力斬窮根

——中直、區直單位定點幫扶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綜述

2020年10月03日09:04  來源:廣西日報
 

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也是廣西深度貧困縣。2015年底,全縣共有8.39萬貧困人口、82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28.47%。

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廣西柳鋼集團、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廣西教育學院、工行廣西分行、華融公司廣西分公司等中直、區直單位的定點幫扶和當地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2016-2019年,羅城累計有8.2萬貧困人口脫貧、63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2.21%。今年預脫貧的19個貧困村、2315戶6509名貧困人口已達到脫貧標准,有望今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挂點幫扶羅城四把鎮德能村。幾年來,德能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安全飲水等四大戰役,狠抓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順利脫貧。

盡銳出戰 攻堅克難

定點幫扶羅城的單位派出精干力量,到定點幫扶的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構筑堅強的戰斗堡壘。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定點幫扶的聯系村通過“三會一課”、黨員星級化管理、黨員微信群等措施強化基層黨組織管理,借助遠程教育、“學習強國”APP等平台,抓好黨員培訓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龍騰村於2017年獲“四星級”農村黨組織稱號,今年4月升級為“五星級”農村黨組織。合北村於2019年獲“四星級”農村黨組織稱號。

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是羅城四把鎮地門村等4個村的定點幫扶單位,通過“黨建+扶貧”模式,有力促進貧困村脫貧摘帽。

今年是羅城整縣脫貧摘帽年,定點幫扶單位增派駐村工作隊員,單位領導每月到定點幫扶村督戰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破解難題 改善民生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定點幫扶的四把鎮新安村,地處喀斯特地區且地勢較高,缺水嚴重,群眾生產生活受到極大影響。2018年3月,羅代歡從來賓市新華書店來新安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四處奔波,尋找水源,尋求支持。2020年3月,清澈的地下河河水通過1.8萬多米長的水管流入新安村239戶村民家中,困擾新安村多年的飲水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016年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完成羅城建制村通硬化路1個項目12.5公裡、優先通達路線窄路面公路拓寬改造工程11個項目38.7公裡、縣鄉道聯網提級改造工程2個項目28.5公裡、安防工程(鄉道及以上等級公路)3個項目2.4公裡。道路的暢通方便了村民往來,打開了農副產品的銷路,帶動了產業的發展。

廣西教育學院定點幫扶龍岸鎮的高安村等6個村。定點幫扶以來,學院每年向龍岸鎮捐贈扶貧款10萬元,還號召學院教職工捐款,2018年以來,教職工捐款累計達8.9萬元,助力定點幫扶村脫貧攻堅。

廣西柳鋼集團十一冶公司撥付8.6萬元用於古城村發展集體經濟,撥付7.75萬元用於古城村委辦公樓和古城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撥付11.9784萬元用於古城村特困戶的建房補助及簡易家具購買,改善特困戶的生活條件。

發展產業 助農增收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對幫扶村進行深入調研后,加強對農業產業規模化引導,幫扶村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合北、龍騰、德音和佑洞村根據本村實際情況發展特色產業,產業覆蓋率均達90%以上。

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定點幫扶的四把鎮大同村的肉牛和山羊養殖已成為特色,懷群鎮劍江村油茶種植成為示范,四把鎮地門村甘蔗種植、桑蠶、生豬養殖產業漸成規模,懷群鎮泗岸村依托國家地質公園打造了集旅游、休閑、餐飲、住宿、觀光一體化的鄉村旅游景點。目前,地門村已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4個村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935戶、3509人減少到76戶、201人。

工行廣西分行積極引導村民發展黑山羊養殖,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脫貧。經過近三年的發展,黑山羊養殖場的規模已逐步成型,形成“種養循環”的良性生態發展模式,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了扶貧的可持續“造血”。

華融集團廣西分公司支持聯系的喬善鄉喬本村建設扶貧基地,主要經營家禽、牲畜養殖及銷售。目前,全村共有130戶貧困戶發展黃牛養殖,佔全村貧困戶的26%,2019年,全村黃牛出欄600多頭,僅養牛一項,養殖戶人均收入達6000多元。(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韋如代、吳美群)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