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廣西防城港防城供電局那梭供電所地處防城西部,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金花茶的核心保護區,供電區域內共有13條10千伏線路,轄區共有192個公變台區,其中線損異常台區共有32個。今年上半年,防城港防城供電局那梭供電所0.4千伏台區線損合格率達到100%,其中32個線損異常台區處置率達100%,在防城港網區供電所中線損管理工作排名第一。這是該所首創以“台區線損不合格,不發行售電量”管理手段,將黨建品牌主動融入中心工作,積極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線損創新管理取得的實效。
破解線損管理難,基礎管理全面“再提升”
破解線損管理難,主要還是基礎管理全面的“再提升”。那梭供電梭作為南方電網公司四星供電所、防城港網區試點推廣的先進線損管理經驗的供電所之一,從自身專業基礎管理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排查,從理順流程、規范業務、提升管理的角度出發,加強專業管理,落實責任。該局舉全局之力,組織以黨員、南網兄弟服務隊成員組建攻堅隊,採取點對點幫扶、攻堅,開展台區線損綜合治理,全員參與、持續攻堅,實現線損創新管理化,進一步挖潛增效,提升經營質效,助推企業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該所把防城港供電局下達時限作為全面完成指標任務的奮斗目標,制定“2+N”(供電所負責人+片區經理+攻堅隊成員)同步考核法,明確該所負責人、片區經理及成員參與到實際工作中,按月對線損台區異常率指標數據進行管控,對異常率指標居高不下的片區挂靠該所經理、片區經理實施月度考核,落實責任,並以包線、包片等形式,描繪“責任地圖”承包降損任務,實現線損攻堅管理全覆蓋。
由於大部分線損異常台區地處農田林地,且比較分散,有些陡峭的山路隻能徒步去排查,線損整治的不易,早中晚的溫差也給該所員工排查線路、設備帶來不利影響。“中午是火辣的太陽直射,讓人汗流夾背,早晚氣溫下降明顯,這樣的溫差有好幾個同事都有中暑的征兆,但每天每人至少有2萬步以上的巡線步數。”有時到了中午飯點,工作人員都是席地而坐,吃一口干糧、喝一口水,各自匯報排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總結消缺的經驗,提升線損消缺效率。
在做好管控、加強溝通的同時,該所推出“三步法”開展工作,即每天早晨召開例會,由每個片區經理匯報異常台區情況,並明確當天分析、處置幾個﹔下午召開日總結會,分析當天工作處置情況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晚上整理日常遇到的困難如何採取措施,還通過對源頭數據的治理,實現“站—線—變—戶”現場與信息系統關系清晰准確,營銷、配電、調度等專業橫向協作,為降損節能、提質增效搭建大數據平台,同時吸收其他兄弟供電所好的工作經驗,引以自用。
據統計,在助力攻堅期間,該所累計完成變比檔案維護9台,終端二次線整改7台,更換終端8台,戶變關系調整6台,低壓戶表故障處置2台,總計完成線損異常處置32個,完成率達100%。
當好小微企業“電管家” 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圍繞企業關心的降損增效,該所指定專人為客戶用電分析統計系統,對轄區各大、小企業的電量、電費逐一把脈,幫助客戶消除用電安全隱患,針對不同客戶群體,提供個性化精細用電服務,致力當好“電管家”。
在極力做好日常用電分析的同時,工作人員也對中小企業用電情況進行把脈觀察,發現防城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岳保護站電費異常超高,隨即主動上門“蹲點”一探究竟。通過對該站電費構成分析,為該站電費構開出一套節電良方,為該站解決了用電問題,得到了該站贊譽。
“採茶、產茶有周期性,這就導致用電時段集中,制茶機器負荷急劇攀升,供電局完善了電網建設,增加了台區布點,排查了電表異常,消除‘低電壓’問題,我們用電也很放心,電用得穩定了,烘干技術也跟得上了,周邊一些金花茶小微企業一年平均下來也有2-5萬純利潤。”和眾多中小企業主一樣,防城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岳保護站站長朱錫純常常感受到周邊電力服務給企業帶來的實惠。
此外,該所為提高片區經理、班組成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培養使之成為專業領域“小專家”,通過集中培訓、技能比武、實操演練、幫帶共進等方式,對線路巡視、標准化作業、業擴報裝、用電採集、計量資產和電價電費等業務知識進行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該所作為一隻隊伍年輕、朝氣蓬勃、技術過硬的團隊。多年來,在線損創新管理的道路上,抓領先、補短板、強基礎,做到干有方向、奔有目標、學有榜樣,管理特色和亮點不斷發掘提煉,形成了各所可復制推廣的創新管理寶貴經驗,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在服務理念的引領下,以“專家、改善、創新”為工作管理方式,不斷提升設備運行質量,建設滿意電網,為企業安全生產穩定大格局及營銷服務工作提供真實優質數據。
下一階段,該局將線損作為一項達標創優工作抓實抓緊,把握重點,合力攻堅,為那梭供電所創建“五星供電所”奠定基礎,不斷為企業提質增效與穩定增長發展,發揮星級供電所的示范引領標杆作用。(王勇 鄭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