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四個依托”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2020年08月10日09:17  
 

三江侗族自治縣於2016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縣”。近年來,三江侗族自治縣堅持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縣成果為新起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依托健全體制機制,促進創建工作有序開展。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57個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的領導和統籌,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並配備專干負責創建的組織、協調工作。各鄉鎮也成立相應工作機構,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利組織保障。把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規納入全縣理論宣講重點內容安排、2020年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重點學習內容﹔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印發了《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實施方案》,在各中小學開設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文化課程,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列為全縣年度專項績效考核,並圍繞組織領導、經費投入、宣傳教育、示范點建設等方面細化各項指標,進一步壓實責任。

依托廣泛凝聚共識,打牢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基礎。加大宣傳、深化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江將創建工作以節慶文化、樓橋文化、講款、百家宴、多耶、蘆笙踩堂等為載體,以民族“五講”為主線,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創建“七進”活動。創新邊界建設模式,打造和諧共建一家親。三江地處三省區交界,有220多個村寨與貴州省、湖南省的村寨接邊,以“親情邊界”為載體,借助“月也”、“百家宴”、“侗戲苗戲”、蘆笙比賽等平台,以民族文化交流增進邊界和諧,創新打造了新型邊界建設模式。例如,黔桂交界的登晒侗寨,是三江富祿苗族鄉和貴州黎平縣龍額鄉群眾共居的村寨,其中貴州省153戶672人,廣西區26戶119人,在生產生活中,登晒屯沒有兩省(區)之別,同一條巷道,貴州與廣西的群眾混居,大家和睦共處,共同發展。湘桂交界的將王屯,是三江林溪鎮和湖南通道縣群眾共居的村寨,其中湖南省10戶43人,廣西區28戶125人。與登晒屯的情況非常相似,鄰裡之間,異常和睦,該屯聯合調解委員會被評為全國“模范調解委員會”,將王屯兩省聯合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王鳳明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提升民族文化軟實力,民族產業綻放致富之花。充分挖掘民族傳統文化特色,深入開展侗族大歌、百家宴、蘆笙舞、工匠木藝、打油茶等民俗文化活動。積極推動中國侗寨申遺工作,大力開展侗族大歌、侗戲、侗族農民畫、侗族刺繡等民族文化藝術培訓,著力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加快實施村屯戲台建設等文化項目。加大民族文物保護力度,程陽橋、馬胖鼓樓等4處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縣14個村寨被命名為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三江先后獲得亞洲金旅獎·中國最佳民族原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縣、廣西優秀旅游縣、“美麗中國”十佳旅游縣、第三批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縣和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

依托發展成果共享,改善民生保障工程。聚力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成果。“5+2”特色主導產業覆蓋貧困戶達97.34%﹔實現外出務工44437人﹔重點關注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情況﹔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做好住房、安全飲水保障。用好用實專項資金,實施“惠及百姓”民生工程。三江因地制宜,將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向基礎設施薄弱、人均收入低、經濟發展較滯后的民族村寨傾斜。2016年至今,全縣共整合投入資金6319萬多元,用於民族村寨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帶動引動作用,科學整合扶貧、發改、教育、國土、交通、住建等部門資金38.92億元,對少數民族村寨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對水、電、路及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重點投入,著力改善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維護民族團結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依托完善區域制度,注重民族干部培養。目前,三江干部隊伍中,少數民族干部佔82%以上,其中在科級少數民族干部佔80%以上,積極完善各項機制,加大少數民族干部能力提升的培訓力度,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各級干部參加培訓學習。(秦川華、肖應榮)

來源:柳州市民宗委,三江侗族自治縣民宗局

(責編:吳明江、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