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一顆心來”

——記山西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孫曉燕

2020年07月27日08:43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孫曉燕每次給學生上完課,感覺最愜意的就是在回縣城的路上可以趴在公交車窗口向外看風景: 天是水藍色,時不時還有幾朵白雲飄過。遠處小小的山丘層巒疊嶂,一片蔥翠。望著沿途的風景,孫曉燕與西林“本地人”的故事歷歷如在在目。“捧著一顆心來”,以心換心,心心相印。這是孫曉燕認識西林的第三個年頭,她認真傾聽西林的故事,傾聽屬於孩子們的心聲。

一年西林人 終身西林情

2018年7月,孫曉燕作為山西大學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與其它5位小伙伴共同服務於西林縣民族高級中學。剛入高中的孩子,雖有家在縣城,但大部分來自於周邊鄉鎮,由於求學路途遙遠,遠離父母好友來到新的環境,孩子們顯得更為拘謹。看著他們小心翼翼的表情,孫曉燕想辦法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隨著,《我把故事講給你聽》、《向陽生長》、《認識你們,好幸運》等主題班會的開展,孩子們通過孫曉燕講述的屬於他們的故事,緊閉的心扉慢慢打開。

初站民高講台,孫曉燕有些許緊張,但是,抬頭看著學生們求知若渴的清澈眼神,讓她褪去了緊張。她暗暗告訴自己:定將傾我所學,盡我所能。此后,無論風吹日晒還是雨淋,孩子們奔跑的身影和孫曉燕總能按時出現在學習操場上。每次訓練結束后,孩子們喜歡躺在操場上大聲放肆歌唱《追夢赤子心》,這個時候,孫曉燕會陪著他們談天說地,聽他們訴說日常,會告訴他們奮斗的人生是多麼美好﹔不負青春不負夢想是多麼惹人羨慕﹔還會告訴他們:喜歡和他們待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雖然有時候會被氣到哭笑不得,但總有小感動小驚喜。有時候,學生會到孫曉燕的辦公室,低著頭將眼淚埋住,輕聲問:老師,可以和你聊聊嗎?有時候,在日常訓練、生活中發現孩子們情緒低落時,孫曉燕會悄悄與他們創建聊天的小契機,聽他們的故事,學生們從不願意表達到願意探討,共同解決,他們笑了,孫曉燕的心暖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的時間悄然而逝,孫曉燕與孩子們分別的日子總是充滿了不舍。在她嗓子發炎時,在她發燒上課時,遇到炎熱天氣時,孫曉燕總能夠感受到孩子們的關心與安慰。有的時候,還會有一張小紙條,上邊寫著:老師,你愛我們的同時,我們也愛著你啊﹔老師,我們一起努力等話語,得到他們的信任與喜愛,孫曉燕覺得無比開心。一場精心設計的晚會,一本厚厚自編的手冊,一箱又一箱的信件成為孫曉燕最珍貴的寶藏。回到山西,拆開孩子們寫的信,信中寫到:老師,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沒有你的日子,很舍不得你,但我們也知道,你有美好的前途,我們不能那麼自私的把你留住,所以,我們會不斷努力!

疫情下的擔當 奮起直追的夢想

2020年,疫情來襲。這時,距離孫曉燕離開西林已有半年。微信窗口突然彈出學生發來一張一邊照顧妹妹,一邊在果地做工的圖片,這張照片也讓她反思:大部分學生生活在偏遠山區,隻要放學大部分學生都會幫助父母去果地做工,因疫情推遲開學的這段時間,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體育考試時間的緊迫性,考慮到學生除了做工以外,還有可以進行基本的體能恢復。心急之下,孫曉燕以一封《請接收,這份2000公裡外的牽挂》的信發至群裡,她希望孩子們可以學會自律,合理的安排時間。

這封信被百色市《右江日報》、廣西團區委、山西大學等平台轉發后,孫曉燕更意識到孩子們的無助。3月份,得知當地老師剛做過心臟方面的手術還在恢復階段,時間不等人,她主動成為孩子們線上訓練的指導者。期間,孩子們苦於家中無訓練器械,又不能去學校的困境。隔著2000公裡,通過屏幕告訴他們:我們有問題就要學會解決問題,不要學會提前自我放棄。找一找、利用一下身邊的物體。往后的幾天,家中的石墩子、扁擔、水桶、輪胎,能夠起到訓練作用的工具都變成了他們用來訓練的工具。看著他們扁擔綁著石墩子當杠鈴用還那麼認真,孫曉燕會紅了眼眶。那是他們為夢想付出努力最美的樣子。那段時間,充實而快樂!孩子們時不時悄悄問孫曉燕:老師,你什麼時候能來看我們,我們真的好想你啊,好想你可以看著我們畢業!孫曉燕內心翻涌,微笑著告訴他們:“你們要加油,有機會的話一定去!”

再回首 聆聽屬於他們的故事

夜深人靜時,孫曉燕總愛翻開孩子們制作的手冊,打開他們所寫的信。2020年4月,學校下發關於招募專項計劃赴廣西西林開展研究生支教服務的通知,孫曉燕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急忙打給老師表達了自己想再去一年的想法,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曉燕,你要考慮好,再去一年,你的學業就意味著要再延遲一年,你有想過未來面對的挑戰麼?孫曉燕微笑著對老師說:老師,已經決定了。我很想孩子們,或許這一年,我還可以做更多的事!

過了幾天,孫曉燕收到了西林民高老師轉發給她的一份《請願書》,打開信件時,孫曉燕忍不住流下了淚水。信是孩子們寫的:“老師,我們需要你。”孩子們的需要,孫曉燕的思念,更加堅定了她再來西林支教一年的想法。

如今,孫曉燕已開始在西林第二年的支教服務,應縣裡委托,在未開學這段時間,她擔任了西平鄉那務村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學員的支持性談話工作。無論是路途上的顛簸,還是時不時要靠暈車藥才能抵住眩暈的難受,無論是回訪、勸返路上走過的所有鄉鎮,付出的“苦口婆心”,還是返回路上的疲憊不堪。唯一不變的是她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路堅定地走下去,成為社會各方保護力量其中的一份子!(黃有志 陳冬平

(責編:王勇、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