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產業引領致富路

2020年06月28日11:2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原標題:天等:產業引領致富路

6月8日,“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崇左分會場在天等縣拉開序幕。記者接連幾天走進天等縣扶貧車間,深入田頭地角,步入貧困家庭,見証該縣脫貧攻堅取得的實效。

6月9日,記者一行走進天等鎮仕民村,隻見扶貧車間裡一片忙碌,生產場面熱火朝天。該村有13家扶貧車間,主要從事電子、服裝、皮具加工等,目前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貧困戶可利用閑暇時間到車間參加飾品加工,計件取酬,每人每月最高收入達3000元。上班時間自行掌握,既可以照顧老人和接送小孩上下學,又可以增加收入。

位於都康鄉的鑫達手套廠由外出返鄉創業能人黃靜芳創建,這是一家專門生產工業加工使用手套的就業扶貧車間。幾年來,該廠除了在都康鄉建起扶貧車間外,還在福新、上映、天等、把荷等鄉鎮建起就業扶貧車間5個,吸納152人就業,其中61名員工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近年來,天等縣通過建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促進貧困戶增收。目前全縣有扶貧車間108個,吸納貧困人員就業3800多人,在扶貧車間就業的員工每月收入2000-3500元。

6月10日,記者分別走訪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果屯天牛肉牛養殖扶貧示范小區和進結鎮愛樂村養牛合作社基地。愛樂村黨支部書記李加紅介紹,該村以“村干+能人+村民合作社”發展模式,去年購買懷孕良種母牛16頭,目前已產下健康牛犢11頭,僅這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7.7萬元。

由廣東江門市蓬江區安排粵桂扶貧資金60多萬元,援建位於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果屯的天牛肉牛養殖扶貧示范小區的牛舍,吸引當地群眾參與肉牛養殖,並成立合作社,入社社員46人,年底享受紅利。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肉牛存欄250多頭。建檔立卡貧困戶梁仁山,在示范區當管理員,每月收入3000多元。幾年來,梁仁山有了穩定收入,建起兩間三層的磚混結構房子,家裡還新添家具,一家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天等縣積極發展肉牛產業,目前全縣肉牛飼養量達6.04萬頭,同比增長12.54%。全縣已有肉牛養殖小區(場)73個,其中56個分布在33個貧困村,帶動7200戶2.8萬人,養牛產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種桑養蠶是天等縣特色產業之一,該縣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能人帶動”的模式,把發展種桑養蠶作為加快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據統計,2019年該縣共有桑園1.35萬畝,覆蓋13個鄉鎮33個村3306戶農戶,涉及1.5萬人口(其中貧困村25個、貧困戶506戶2436人)。

6月11日,記者在福新鎮黎亮村林二屯看到,農戶正在地裡採摘桑葉。貧困戶趙建偉說,去年他家養有4張蠶,僅此項收入就達6000多元,加上被聘請為護林員,去年他家光榮脫貧。

近年來,天等縣整合涉農資金,分別在福新鎮黎亮村、鬆山村、天等鎮盛典村、進結鎮龍鳳村等村屯建設大蠶飼養扶貧車間6個,解決部分貧困人口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記者 周政光)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