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概況

2020年06月28日15:50  來源:桂平市史志辦
 
原標題:桂平概況

桂平市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黔郁潯三江交匯處,北回歸線橫貫市境中部,市境地勢為南北兩端高,向中部平原傾斜。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4攝氏度。全市轄21個鎮5個鄉437個村(社區),總面積4074平方公裡,2019年年末人口204.4萬,是廣西第一人口大縣。市政府駐地為西山鎮。

桂平歷史悠久,秦代桂平屬桂林郡地。據考証,廣西簡稱“桂”便源自於桂平。南朝梁天監元年始稱桂平縣,隸桂平郡。唐代置二州(潯州、繡州)九縣,屬嶺南道。宋代境內潯、繡二州各縣合並為桂平縣,隸屬廣西南路潯州。元代桂平屬潯州路。明代屬潯州府。桂平縣城一直是潯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1851年聞名中外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策源地就在桂平金田村﹔歷時250多年的明代大藤峽瑤民起義就發生在桂平﹔199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桂平佛教、道教文化源遠流長,西山是廣西佛教協會所在地。原洗石庵住持釋寬能法師1989年圓寂后留下了3顆舍利子,是史料記載的第一個比丘尼舍利子。廣西最早的共產黨員黃日葵、廣西第一個全國黨代表胡福田(中共六大代表)都是桂平人。

地理位置優越。桂平是泛珠三角經濟圈和東盟自由貿易經濟圈結合部,又是連結華南經濟區和西南經濟區的重要城市,西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明顯。溯黔、郁兩江而上,直達南寧、柳州﹔順江而下,可泊梧州、廣州、香港、澳門及珠江三角洲各埠而通海外﹔千噸的輪船能從南寧、柳州經桂平直抵廣州,素稱“黃金水道”。並與鐵路交通大動脈--南昆、湘桂、黎湛線連結,形成水陸交通大循環。二級公路貫穿全市東西南北,從桂平城區至南寧、桂林、廣州、東莞、深圳等地的汽車皆可朝發暮至。貴梧高速、桂來高速和南廣高鐵均已通車,極大地提升了桂平的交通優勢,桂平融入了珠三角兩小時經濟圈和南寧一小時經濟圈內。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運營后,將極大提高黔江的通航能力,桂平將加快形成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絡。

桂平資源豐富。農作物以水稻(優質稻)、玉米、淮山等作物為主,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麻垌荔枝、羅秀米粉、社坡腐竹、金田淮山、西山茶、黃沙鱉等農產品區外聞名,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素有廣西“魚米之鄉”的美譽。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穩居廣西縣域第一。金屬、非金屬礦有38多種,其中錳儲藏量約2174萬噸,是我國最典型的風化錳礦床,鉛、鋅儲藏量約1563萬噸﹔制藥、酒和酒精、汽車配件制造、礦產品加工、建筑陶瓷、服裝針織等工業七大產業初具規模,膚陰潔、乳泉井酒等產品遠銷國內外。旅游等第三產業活躍,擁有廣西佛教聖地-中國4A級西山風景名勝區、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地址、龍潭國家森林公園三個國家級旅游景區,還有大藤峽、北回歸線標志公園、白石洞天、羅叢岩、天王谷漂流等獨具特色的景區,是廣西首個縣級“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目前正在爭創廣西特色旅游名縣。

近年來,是桂平市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們緊緊圍繞自治區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的戰略部署和貴港市“13446”工作思路,認真實施桂平“1356”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工業驅動、城區帶動、旅游拉動、農業聯動和民生推動的“五大發展戰略”,重點推進項目組團突破行動、用地保障突破行動、融資拓展突破行動、交通提升突破行動、收入倍增突破行動和作風轉變突破行動等“六大突破行動”。全市經濟增長較快,改革開放步子邁得較大,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社會秩序良好,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速達8%﹔桂平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初具中等城市規模﹔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全市已形成引商、安商、富商、親商的優良環境,正在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桂平。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