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桑養蠶 助推脫貧
甲龍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姚茂學說,通過種桑養蠶銷售蠶繭,他家的經濟收入跟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說:“以前我們種苞谷,一年下來,除去籽種化肥錢,就隻剩下兩三千元錢。現在,經過開遠市藍藍蠶桑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駐村指導我們養蠶,我覺得種桑養蠶是可以盡快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比以往種苞谷強多了。2020年5月份,我已經養了兩批蠶,蠶繭賣了六千元錢。”
姚茂學說,提起種桑養蠶,一開始他是有所顧慮的,一是沒有技術,二是沒有接觸過。但是,通過村裡黨員、干部的示范,蠶桑公司技術人員的熱心、認真服務,他家還是決定試試,“這一試,不僅讓我嘗到了甜頭,還堅定了我擴大發展種桑養蠶的決心。”李貴林說。蠶桑產業於2019年10月引入甲龍村,當時像姚茂學這樣有擔憂的村民不在少數,大家都不熟悉這個產業,都怕拿不到錢。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甲龍村黨總支決定讓黨員先作出示范,帶頭將桑樹種起來、把蠶養起來,用實實在在的效益,示范引導廣大村民跟著發展蠶桑產業。
村民姚茂學,今年45歲,是建檔立卡戶。2020年也不敢嘗試種桑養蠶,后來經過姚再相多次到她家動員,同時見到其他村民種桑養蠶得到明顯收益后,2020年也開始種桑養蠶。姚茂學說:“我今年40多歲,年紀大了,也受疫情影響,想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田地裡的農活也干不動了,再說,栽苞谷也整不得吃。看到姚茂學他們去年養蠶賺到錢,收入不錯,我今年就跟著他們養。今年到現在養了2批蠶,賣了前1批的蠶繭,收入五六千元錢。現在,我家的經濟情況有所改善。我家也從貧困戶行列退出來了。”
帶動周邊 大力發展
甲龍村總支書記張宗斌說,甲龍村民小組通過后援單位樂業縣衛生健康局,引進廣西凌雲縣羽騰制絲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種桑養蠶,在群眾一開始對這個產業有所顧忌,怕投入進去沒有回報時,黨員和干部先行先試。黨員張宗斌不僅做好了示范帶頭作用,還承擔起了全村蠶種的培育工作,大大降低了村民在養殖過程中的風險。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桑蠶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從中得到了實惠。
甲龍村黨總支、駐村工作隊合力引導,多次組織周邊村民小組的農戶到甲龍,特別是黨員示范戶姚茂學家現場觀摩,蠶桑產業“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現結算”的優點被大坪等村的村民認可,目前,已帶動了周邊村民小組共30家農戶種桑230多畝,今年7月新增種桑養蠶意願戶20多戶。
凌雲縣羽騰制絲有限責任公司朱建坤經理說,蠶桑種養在甲龍的發展推廣比較好,成效比較明顯。下一步,凌雲縣羽騰制絲有限責任公司將繼續發揮高寨種桑養蠶的示范帶動作用,在該村這3個涉貧的小組推廣,把蠶桑產業作為甲龍村委會脫貧致富的重點產業和支柱產業來發展。(黃元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