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詮釋初心和使命——追記優秀共產黨員黃景教

2020年06月11日16:47  來源:廣西新聞網
 
原標題:用生命詮釋初心和使命——追記優秀共產黨員黃景教

黃景教生前夜訪貧困戶家庭。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6月10日,“決戰決勝走基層、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第二組記者來到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拉烈鎮地平村,在黃景教生前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採訪,聆聽曾經得到黃景教幫助過脫貧戶講述一個普普通通共產黨員,履行駐村第一書記職責的故事。

2019年12月26日20時50分左右,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拉烈鎮地平村黨支部駐村第一書記黃景教夜訪貧困戶后返回村委途中,乘坐的車翻下路坎發生車禍,不幸殉職,他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接任黃景教的第一書記藍繼伯在給採訪團記者介紹地平村的情況。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創明 攝

幫村民實現修路夢想

2015年10月,都安瑤族自治縣供銷聯社監事會副主任黃景教毛遂自薦,到偏遠的加貴鄉加泵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6年2月組織安排他到貧困程度更深的拉烈鎮地平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4月任期期滿,為了帶領地平村的貧困群眾繼續脫貧致富,他主動請纓,要求留任。

2015年,地平村全村有221戶86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389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5.23%。地平村的村民有2個夢想,第一有硬化路到家門口﹔第二就是不缺水。“地平村”實際上地無三尺平,周圍群山連綿起伏,是都安深度貧困村之一。當天,記者從地平村委去弄費屯剛脫貧戶袁朝珍家,坐他的摩托車翻山越嶺走了8公裡,隻用了20多分鐘就到了。袁朝珍告訴記者,以前去一趟村委走半天才能到,來回一趟要一天。

黃景教剛到地平村,村部連睡覺的床鋪都沒有。為了盡快掌握地平村的情況,進村第二天開始,他用近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地平村的山山弄弄,了解村民最迫切需要什麼,村“兩委”最急需解決什麼,明確了工作方向。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黃景教首先從抓黨建入手,積極組織開展主題黨課。他每天起早貪黑,帶著工作隊員到黨員和致富能人家裡走訪,查短板尋良方,積極動員他們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好致富帶頭人、領路人。不到半年的時間,村黨組織、黨員和群眾的面貌發生了變化。全村黨員“一對一”開展幫扶工作,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有力促進了精准扶貧項目的推進落實。

要致富,先修路。每次進村入戶,村民談得最多的是修路。地平村的村屯道路坎坷不平,黃景教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到扶貧資金45萬元硬化道路。接著他又爭取上級撥付項目資金18萬元,修通了地平至弄園屯1公裡的屯級公路。弄費、弄仁兩個屯是地平村最偏遠的屯,共有18戶97人。兩個屯還沒通屯級路,要到鎮裡辦事,需繞道九渡鄉走五六十公裡。隻要修一條連接弄園至弄仰1公裡的屯級路,弄費、弄仁兩屯到拉烈鎮政府的距離就縮短了一半以上。

為此,黃景教向上級申請到25萬元。可是,修弄園至弄仰屯級路不僅僅涉及錢,這段路要經過九渡鄉九光村,除了林地,還涉及了部分耕地。為了打通這段路,黃景教多次到相關農戶家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動員下,村民無償讓出土地。公路於2019年7月動工,當年10月竣工通車。地平村花東路口至弄險5公裡的砂石路,是地平村的主要交通要道。經過黃景教的努力, 2019年9月份這條路終於動工硬化。

地平不脫貧,堅決不走人

“地平不脫貧,堅決不走人。”這句話是黃景教到地平村后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禪。他在村部跟干部說、跟黨員說,入戶時跟農戶說,回家時跟家人說。這句話他說了,也做到了。

黃景教不但為地平村的扶貧產業出策出力,還時刻關心群眾的利益。2019年下半年適逢大旱,地平村加順集體牛場因為飲水設施還沒有完善,12月中旬,牛場的人畜飲水告急,黃景教立即組織人員用車到拉烈運水,解決了場裡工人和36頭黃牛的飲水問題。

除了發展牛羊產業,黃景教還策劃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引資種植兩性花毛葡萄110畝﹔瞄准市場需求,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他通過借款為貧困戶墊付種子款,引領村民發展旱藕種植,先后發動群眾種植旱藕100畝。

在黃景教的努力下,2016年地平村人均純收入2813元,10戶43人脫了貧﹔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約3220元,28戶140多人實現脫貧﹔2019年地平村貧困人口隻剩下21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47%。

用心用情為群眾謀幸福

剛到地平村時,黃景教主動選擇了5戶比較貧困的貧困戶作為自己的幫扶戶,其中袁昌法和袁廷飛是殘疾人,都因病致貧。袁廷飛10年前因關節炎,一直坐在輪椅上,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擔全落在體弱的妻子身上,他對生活失去信心。為了讓袁廷飛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黃景教便住到袁廷飛家,與他徹夜長談。他還帶著袁廷飛四處求醫。袁廷飛的母親動情地說:“黃書記把廷飛當成自家親弟,幫他買了一個大浴缸專門泡藥浴,還幫他採藥、熬藥。現在廷飛可以站起來了,黃書記卻走了……”

袁廷飛65歲的父親袁朝珍拿出黃景教書記送給他兒子泡藥浴的大浴缸。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創明 攝

“沒有黃書記就沒有我的今天。”黃景教出事后,弄仁屯70多歲的貧困老人袁昌法經常站在門前追憶黃書記。老人原住在離現居地兩個小時路程的村屯,他渴望能搬出來,黃景教幫他實現了。袁昌法患有關節炎,54歲才成家,有一兒一女,生活極度貧困。黃景教為他申請到3.6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建了一間60平方米的房子,並發動工作隊員捐了2100元作為建房補助費。

袁朝珍在整理黃景教書記生前借宿他家時帶來的用具。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創明 攝

新家入伙那天,正值袁昌法的兒子生病,黃景教背著他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新居,一路上,黃景教摔倒了幾次,褲子被利石劃破了幾個口子。半路上,他接到妻子的電話:“女兒生病了,你趕緊回來。”黃景教說:“我這邊也有一個生病的孩子,走不開,你自己送孩子去醫院吧。”聽到黃景教去世的消息,袁昌法痛哭一場,拄著拐杖用粉筆在牆上寫道:黃書記,我的親人呀,您什麼時候回來看我?

  他,永遠留在了地平

黃景教去世后,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委追認他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第一書記”“優秀扶貧工作隊員”稱號。2020年6月9日,自治區黨委宣布追授黃景教同志“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記者 陳創明 通訊員 潘立平)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