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2020年05月28日10:48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現場召開動員會。沈泉池攝

楊修凱(中)到邕寧區紅星村脫貧監測戶加走訪了解情況。沈泉池攝

專項行動小組到郭開黨家了解情況。沈泉池攝

人民網南寧5月28日電(沈泉池)5月26日,廣西南寧市“固成果、提質量,下沉幫扶促振興”專項行動組近百人來到邕寧區,召開動員會,分組進村入戶調查,走訪脫貧戶,了解幫扶措施、扶貧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鞏固脫貧成果。

“你家的低保辦了沒有?”“家裡人員情況有變動嗎?”……在邕寧區百濟鎮紅星村郭開黨的家裡,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幫扶工作組組長、督查考評專責小組組長楊修凱一一詢問相關情況。

郭開黨是2016年脫貧戶,但今年他的妻子患病,母親年紀大都需要郭開黨來照顧,使得他無法外出務工,有返貧的風險。好在妻子治病大部分費用都得到了報銷,讓他減輕了不小壓力。

楊修凱在現場查看郭開黨的檔案時發現,他的妻子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肺結核治療,這符合辦理慢性病卡的條件。楊修凱趕忙提醒郭開黨:“你要抓緊時間去辦理慢性病卡,辦好后看病能多報5%的費用。”郭開黨聽后連聲說好。

“我們就是要找短板、補漏洞,讓扶貧政策落實到位。”楊修凱介紹,按照“一比二核三解決”的工作模式,通過查看系統、進村入戶調查、項目實地核查、訪談交流等多種方式查找短板,並就如何補足短板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建議,一盯到底,直至短板補齊。

據悉,為鞏固脫貧成果,南寧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了“固成果、提質量,下沉幫扶促振興”專項行動,繼續發揚2019年前線指揮部“強基礎、補短板、服務基層促攻堅”工作期間的優良作風和傳統,由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牽頭組成幫扶行動隊,教育、衛健委、住建等18個行業部門,組成教育、醫療、住房等16個行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組以及若干個鄉鎮工作組,扑到一線,他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實現市縣鄉(鎮)村上下聯動,形成“橫到底、縱到邊”的幫扶格局。本次專項行動組織200多名黨員干部,前往該市9個縣區進行入戶調查,重點開展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的核查和幫扶措施的落實情況,並建立短板清單、工作建議清單和整改完成期限。

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王小東也對此次專項行動作了批示。王小東指出,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歷史責任。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始終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對存在返貧致貧的風險人群,要強化跟蹤監測,落實精准有效幫扶,有針對性的解決突出問題,不斷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據了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寧市委、市政府創新“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成立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率市直15個行業部門共同參與的“1+15動車組”組織模式和“一比二核三解決”的工作模式,全員下沉,市級帶著縣、鄉、村干部扑到鄉村一線抓工作落實,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創新抓落實模式,減少了責任、政策、工作在落實中的層層衰減弱化及變形走樣,為下一步順利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鮮活模式。

今年以來,南寧市從人力、財力、政策上加大鞏固脫貧成果力度。對馬山、上林、隆安、邕寧四個已摘帽貧困縣區,以及橫縣、賓陽兩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5萬人以上的重點縣,下發市本級鞏固脫貧摘帽成果資金。市直各相關部門在本系統項目安排上優先向“五縣一區”傾斜。截至目前,南寧市418個貧困村出列,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9.4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9.33%降至0.43%,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

(責編:沈泉池、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