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藤縣注重未脫貧實現如期脫貧與防止返貧新貧有機結合來擴大和鞏固脫貧成果。2020年藤縣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目標,但全縣還有1814戶5626貧困人口未脫貧、14個貧困村未摘帽,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較重。藤縣通過“三個一批”(即:政策保障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就業保障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產業帶動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持續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確保已脫貧戶不返貧,未脫貧戶如期脫貧,邊緣戶不產生新的貧困。
政策保障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
藤縣緊扣困難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落實三保障政策和解決兩不愁目標來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一是住房保障方面,加大危改獎勵政策,激勵群眾加快建設進度,今年全縣危房改造戶49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3戶,2019年租借住農戶和邊緣戶270戶,已全部開工建設,力爭6月底前全部竣工入住﹔二是教育保障方面,繼續落實“雙線四包”制度,對貧困生助學政策做到應補盡補,不讓一個貧困生因貧失學輟學﹔三是醫療保障方面,繼續落實“198”、家庭簽約醫生服務、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率100%等政策﹔四是強化政策兜底。提高低保檔次,A等為350元一個月,B等為250元一個月,C等為230元一個月,把符合條件的未脫貧戶5074人全部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范圍,對今年新增的邊緣戶22戶82人、脫貧監測戶22戶100人全部落實了兜底政策。
就業保障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
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是保障貧困戶實現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2020年藤縣通過四個方面來保障實施脫貧和鞏固一批。一是引導貧困戶外出務工解決一部分,疫情期間,全縣引導約4.6萬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落實穩崗補和交通補﹔二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就業解決一部分,藤縣今年繼續推行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獎勵政策,計劃安排640萬元獎勵帶動貧困戶增收,帶貧減貧成效較好的103個合作社,預計今年帶動4000多貧困戶實現增收﹔三是扶貧車間帶動就業解決一部分,今年藤縣繼續做好扶貧車間的認定工作,據縣人社局提供數據顯示,全縣認定扶貧車間30間,帶動就業貧困人口601人﹔四是安排村級非固定性公益崗位解決一部分,根據貧困戶收入情況,優先安置收入達不到脫貧標准的貧困戶、極度貧困戶以及貧困戶中的殘疾人家庭、重大疾病家庭、黨員家庭、軍烈屬家庭、失獨家庭、單親家庭人員,藤縣開發非固定性公益性崗位1556個,目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556人,累計申請發放崗位補貼142.51萬元。
產業帶動實現脫貧和鞏固一批
脫貧離不開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同樣離不開產業發展。為切實激發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鼓勵貧困戶通過發展扶貧產業持續、穩定提高家庭收入,夯實精准脫貧根基,藤縣繼續推進縣級“5+2”、村級“3+1°特色產業發展。今年2月26日,藤縣出台了《藤縣2020年度產業扶貧以獎代補項目實施方案》和《藤縣2020年度產業扶貧以獎代補項目驗收辦法》,疫情防控期間,貧困戶發展產業並按時間節點完成驗收提高獎勵比例,對認定的邊緣戶給予1000元的產業獎補。3月31日,一批完成驗收享受到疫情防控期間提高產業獎補標准50%的特殊政策的貧困戶有19344戶,獎補金額共5420.43萬元。據了解,藤縣今年計劃安排產業獎補資金約7000萬元,惠及全縣30000多貧困戶和邊緣戶。產業獎補政策的落實,進一步增強貧困群眾勤勞致富的獲得感,將大大增強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對貧困戶脫貧致富、貧困群眾脫貧后防止返貧起到重要作用,對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起到助推作用,為夯實貧困群眾發展產業、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奠定基礎。
藤縣脫貧摘帽后,藤縣堅決按照中央、自治區和梧州市的工作部署要求,保持定力、保持狀態、保持作風、保持成效,嚴格執行“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將始終堅持做到政策不變、力度不減、機構不散、干部不撤,一手抓剩余貧困人口的減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的鞏固提升,有效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人口。全縣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長期抓脫貧攻堅的思想認識,把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抓實抓好鞏固提升工作,建立健全返貧減貧鞏固提升機制,為全縣人民與全國、全區同步小康夯實基礎。(劉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