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樂業:多措並舉 脫貧攻堅

2020年04月28日21:21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樂業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千百年來,連綿的山脈給予樂業豐饒的物產,也阻隔著這裡與外界的溝通。后來,這片大山深處的這片紅土地成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深度貧困縣。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134戶61151人,貧困村63個。

2016年,一場脫貧摘帽的攻堅之戰在樂業打響,全縣17.9萬人民群眾凝心聚力,讓扶貧的浪潮在樂業大地奔涌澎湃……

“三支隊伍”聚合力、人心聚齊顯效應

4月2日,天剛蒙蒙亮,花坪鎮運賴村第一書記田慶社連同駐村工作隊員走進了雅英屯的貧困戶岑光懷的家。“如今我們打工那個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開工,今年不知道要做什麼來增加收入哦。”“我今天就是為了你的錢袋子而來的,現在屬於疫情防控階段,目前不宜外出,我們可以在家搞些其他產業發展嘛……”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不管是嚴寒酷暑,還是雨雪風霜,在樂業縣的大地上都有縣鄉村“三支隊伍”的身影在脫貧一線上忙碌著,為了讓貧困群眾盡快擺脫貧困奔小康,他們深入一線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形成了各級黨員干部與貧困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縣鄉主要領導遍訪貧困戶,將扶貧走訪踏實地落實到每家每戶﹔村干部職業化,村“兩委”堅守崗位,切實扛起主體責任﹔“第一書記”堅持一月至少在村20天以上,安營扎寨,與群眾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基層情況和問題並形成報告。在各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一村一品一主體”全覆蓋,使每個貧困村都有致富項目。

聚焦問題補齊短板、精准整改落實

“現在,擰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上干淨的自來水,水再也沒有以前的土腥味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像城裡人了。”當自來水接通到新場村岜岩屯的王豐會家時,王豐會拿起瓢接起水嘗完后興奮地說。

為進一鞏固提升農村自來水建設,解決農村用水難問題,2019年以來,樂業縣委縣政府加大對雅長鄉新場村岜岩屯進行飲水集中改造,從6.9公裡外的水源地建設飲水管道,包括建設1個畜水池,1個濾水池和6.848公裡的水管安裝。徹底解決全村11個屯的飲水困難,受益農戶349戶,150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2戶,779人。

引來甘甜水,滴滴潤心田。新場村飲水集中改造工程正是該縣聚焦問題補齊短板,開展精准整改落實的一個縮影。樂業縣聚焦聚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這一突出短板,加快推進以水電路房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是政府的一種好決策,我們隻要交1萬塊錢就可以住進新房。這項扶貧工程對我們家幫助很大,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越來越興旺。”同樂鎮上崗村的貧困戶田維亮一家五口就是從十多公裡外的達存村上林屯搬過來的。談及眼下的生活,田維亮滿是歡喜。

轉變作風促提升、強化責任重落實 

陸寧是磨裡村的駐村工作隊員,他利用村裡的講習所開展政策宣傳,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種養產業,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努力做一名群眾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帶領群眾攻堅克難,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陸寧說。

2020年以來,該縣拿出較大比例的名額,優先從脫貧攻堅工作一線、為脫貧攻堅做出突出貢獻,作風扎實、成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干部中選拔、任用干部。此外,嚴格落實好扶貧干部各項政策待遇,從生活上、物質上給予更大保障,從精神上、政治上給予更大鼓勵,真正讓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干部,政治上有奔頭、經濟上得實惠、工作上有勁頭。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和幫扶責任人,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黃文秀精神,以文秀為榜樣,拿出重整行裝再出發的信心決心,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以敢於較真碰硬的精神,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乘勢而上投入接下來的戰斗,不搞弄虛作假,不搞數字脫貧,真正讓我們的扶貧舉措和脫貧效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在全縣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樂業縣委書記方志高說。(張雲河 冉濤)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