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在抗“疫”前線的90后的“安全衛士”

李縱 梁競輝

2020年02月06日19:0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疫情就是命令,車站就是戰場,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我們願為戰勝疫情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當前,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國不斷蔓延,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面對疫情,這些奮戰在運輸一線的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南寧車站的90后鐵路工作者逆流而上,筑牢起車站疫情“防火牆”,他們或許沒有經歷過1998年中國南方冰雪災害,沒有經歷過2003年全國“非典”疫情,但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揮起90后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面對突發,他選擇迎難而上

“今天預計發送旅客1.6萬人,旅客不多,進出站口嚴格做好測溫工作。我們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2020年2月1日南寧東站客運值班員張廣田(1992年)正在給今天上班的小伙伴們上崗前測溫。

今年是張廣田的第六個春運,身處服務崗位,除了做好服務重點旅客外,還肩負起疫情期間突發情況的處置工作,當家裡人知道后不斷勸導他:“孩子剛出生才2個月大,你這麼拼命,萬一出了什麼事,家裡可怎麼辦。”張廣田聽到后沒有退縮,仍然選擇堅守一線。“面對突發情況,心裡面肯定有些緊張,但是‘人民鐵路為人民’,我不上誰上。”在他心裡“人民鐵路為人民”已經成為至高准則。

2月1日14:30分,對講機裡傳來了急促的呼叫聲。“廣田廣田,B8檢票口,有個旅客咳嗽得很厲害,你過來處理一下!”“立即通知醫務人員”收到報告的張廣田立即向B8檢票口方向跑去。

在詢問中得知,這位旅客是肺結核患者,來南寧尋醫治病,病情好轉准備乘車回家,在候車室候車時,這位旅客自己感覺不適,已經撥打了120。“不要慌!“張廣田一邊安慰旅客,一邊緊急疏散周圍座位上的旅客,配合已趕到現場的醫生,將患者從座位移至自備輪椅。一路緊隨醫護人員將患者送上救護車。在重病旅客離開后,按照醫生叮囑,他又馬上趕回現場,拿著84消毒液對旅客座位附近的座椅、周圍的地板等進行全面消毒。

短短的25分鐘時間張廣田就將疾病旅客處置完畢。事后有人問他:“廣田,這樣拼命,你害怕嗎?”張廣田笑著說:“不害怕,這有什麼可怕的,這是我的工作,必須完成。”當問起親人時,“最近家人由抱怨變成了理解,經常‘嘮叨’要我多注意身體,班中注意戴口罩,處理突發完后要勤洗手。“他笑著說。

火線申請入黨的“鏗鏘玫瑰”

“爸爸、媽媽,原諒女兒的不能回家團圓,現在疫情形勢嚴峻,車站號召全站職工放棄休假抗擊疫情,我要回去和小伙伴一起戰斗。“剛剛返回廣西玉林的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南寧車站客運員呂宇星(1995年)接到南寧東站客運車間馮文沖書記通知后,立刻踏上了返回南寧動車。

返回南寧后她一心投入到緊張的抗擊疫情工作中,從1月28日至2月3日,她每日加班主動協助抗擊疫情工作。“現在的防控疫情壓力已經很大了,你又不是黨員,何苦這樣為難自己。“聽到這些話的呂宇星立刻倔強答道,“不是黨員我就申請入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我的目標,我也要申請加入黨員突擊隊,那樣可以離抗擊疫情一線更近。”2月3日,她向黨組織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

“歡迎你與我們一起並肩戰斗,打贏這場戰‘疫’。現在有三項任務需要你協助,第一做好醫護人員的送餐工作﹔第二做好夜間動車的進站口測溫工作﹔第三做好車間疫情報道工作,這三項工作要做好也不容易,考驗你的時候到了”在接到呂宇星入黨申請書后,馮文沖書記立刻給她布置了三項任務。

中午11點30分,呂宇星提前達到食堂做好醫護人員送餐准備,領好后立刻送出。南寧東站的醫護人員分布在南寧東站的東、南、北進站口和出站口處,一輪下來要走上2000多米。“你們還沒吃飯吧,真是辛苦了,特地為我們來送餐…..抗擊疫情你們家人擔心嗎?”醫護人員從她們手中接過飯盒。“家裡人一天十幾個微信通話,要我注意這注意那,可把我‘愁’死了。”她笑著說。

從凌晨0點到早上6點的夜間進站測溫簡單而又枯燥,卻不容許有半點馬虎。6個小時她重復著同樣的話同樣的動作,“你好,請配合我們測量一下體溫,謝謝!”呂宇星戴著口罩抬起手給旅客測溫,“溫度正常!”同事們見她太操勞,勸她途中休息一下,她都咬牙堅持下來。

為了宣傳南寧東站客運的抗擊疫情事跡,她成為抗疫情一線的“戰地記者”,穿梭於南寧東站的候車室、監控室、服務台之間,先后投稿了張廣田事跡報道﹔《“安心“出行,鐵路把好”疫“情防控關》﹔制作了南寧東站黨員突擊隊“請戰”抖音《南寧車站客運二車間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車站有很多默默無聞抗擊疫情的‘勇士’,我要把他們的事跡報道出去,讓更多人的知道!”她說。

戰“疫”一線“多面手”

在南寧車站防控防疫一線,不僅可以看到堅守一線的黨員,還能看到共青團員的身影,他們化身為“多面手”,車站哪裡需要就上哪裡,隨時切換自己的身份。中國鐵路南寧局南寧車站共青團員韋漢豐(1994年)就是“多面手”的一員。

在出站口,他是一名“測溫員”。1月31日,韋漢豐正在南寧站出站口值班,在給T81次下車的一對父子檢查溫度時讓他繃緊了心弦。“37.8度!屬於疫情監測溫度”。看到這個情況,他趕緊對講機報告班組長並通知醫護人員。“我小孩沒有發燒,是不是你們的測溫儀出了問題?”孩子父親突然激動起來,“可能是小孩衣服穿多了,我再幫你兒子多測幾下“說著,他從醫護人員手中換了另一台測溫儀。“還是37.8度!”韋漢豐在幾次測溫后,確定小孩是存在發燒的情況。“我們剛從岑溪返回南寧,上車前孩子還是好好的,怎麼就發燒了呢!”小孩的父親眼中突然泛起了淚花。“你放心,我們這裡有醫護人員,他們會核實情況。”韋漢豐安慰道。20分鐘的后,經過醫護人員認真檢查,確認發燒是由於扁桃腺發炎引起,屬於正常低燒。“對不起,剛才是我太沖動了。”這位父親知道情況后終於鬆了一口氣。“剛才醫生交待了,你的小孩還在發燒,抽空趕緊醫院看一下,還有平時注意衛生常洗手。”韋漢豐說。

疫情期間,當車站的設備出現故障時,他成為“設備維修員”。1月2日晚上8點,正在值班的韋漢豐接到通知要他緊急維修電腦,經過10分鐘排查,電腦故障立刻得到了解決。“除了電腦,我平常還幫忙維修一下進出站口閘機、制票機故障。比起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黨員,這些算不了什麼。”他說。

當車間需要宣傳防控疫情知識時,韋漢豐又成為“疫情防控宣傳員”。“我平時耗費最多的精力就是向車間同事宣傳防控知識。”他說。為了在職工中做好宣傳防,他特地制作了《防控疫情從我做起》《防控疫情我先行》疫情防控小視屏,為了其他職工能夠記在心裡,他還編了一段順口溜:“防疫工作須重視,預防措施要早知﹔公共場所戴口罩,室內衛生需做好﹔開窗通風不能忘,手部清洗要勤做﹔預防工作不嫌多。”“要做好旅客的疫情防控,那麼我們客運工作人員自己的防控工作首先要做到位。”韋漢豐說。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