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梧铁路控制性工程盘龙柳江特大桥成功合龙

7月18日凌晨,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以下简称柳梧铁路)控制性工程盘龙柳江特大桥上施工作业人员挑灯夜战,夜色中焊光闪烁。2时许,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大桥主桥合龙段钢箱梁最后一道焊缝完美收弧,大桥实现轴线偏差仅3mm,高程偏差仅11mm的高精度合龙,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与柳北高速公路“并肩而行”。黎文刚摄
据介绍,该大桥位于广西来宾市境内,全长3787.424米,主桥长629米、主跨326米,为钢—混凝土混合箱梁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代建、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大桥主桥桥位处地质条件复杂,水下局部陡倾溶蚀裂隙较发育,岩溶中等—强烈发育,存在溶槽、溶孔、溶洞等溶蚀现象,溶洞多呈串珠状发育。在主墩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采用电磁波跨孔CT技术,提前探明主墩基础下部地质结构及岩溶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全回转+旋挖钻组合施工工艺,实现复杂地层精准成孔,成功规避涌水涌沙等风险,使主墩钻孔桩施工进度达平均7天/根,创造了广西岩溶区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新速度。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合龙段钢箱梁吊装。黎文刚摄
大桥两个主塔分别高158米、155米,其截面复杂变化与倾斜角度大,对垂直运输、爬模工艺及线形控制精度提出极致要求。项目建设团队引入智能爬升系统,将高空作业转为“室内施工”,搭配中塔柱主动横撑系统,实时增强结构刚度以抵抗变形,实现主塔线形误差控制达毫米级。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黎文刚摄
大桥主梁为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结构,其中钢箱梁由38个节段组成,总长441米、总重约7200吨,每个标准节段长12米,重约170吨,合龙段长4米,重约60吨。钢箱梁需在强风条件下进行悬臂拼装,作业区距既有柳北高速公路仅50米,且该河段通航船只来往密集,浮运及大型设备作业空间、时间极度受限,对施工精度和安全管控提出更高要求。为保障施工质量安全及航道运营安全,项目建设团队提前预演施工全流程、精确控制关键环节、科学划定施工作业红线区域、优化钢箱梁运输方案。在栈桥平台关键位置部署智能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及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周边船舶航速、航向等数据,借助AI算法对船舶轨迹进行智能分析,精准预防碰撞风险。在钢箱梁节段安装智能监测传感器,将钢箱梁的应力、姿态等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监测平台,通过数据精准分析实时调控施工作业,有效提升了钢箱梁拼装精度和效率,确保了大桥顺利精准合龙。
据悉,柳梧铁路是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238.167公里,为国铁Ι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拓宽区域内客货运输通道,对川渝云贵大部分地区及桂中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项目开累完成工程投资238.12亿元,占概算总投资338.72亿元的70.30%。(黎文刚 曹梦杰 王富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