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章科:脚沾泥土 心系乡亲

2025年07月15日16:1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清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绍水镇大惠村新硬化的村道上,一个身影蹲在路边,仔细查看着路基的接缝处。汗水浸透了他衬衫的后背,指尖沾着泥点——这是全州县人大代表章科日常工作的缩影。

章科组织镇级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深入道路施工一线开展现场督导。黄慧摄

章科组织镇级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深入道路施工一线开展现场督导。黄慧摄

开路先锋:为乡亲叩响“致富门”

“山区发展的命脉是什么?是路!”站在蜿蜒的山路上,章科目光坚定。作为人大代表,他深知,路通则百业兴,闭塞的交通是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最大“拦路虎”。

2021年换届伊始,章科代表就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他通过走访调研、代表联络站接待等方式,收集到群众对道路硬化的迫切诉求。会议期间,他联合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高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道路硬化建设的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闭会期间,他主动对接交通、乡村振兴等部门,通过代表建议督办、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持续跟踪推进。最终推动两条“生命路”成功立项:梁家电厂至画眉冲少数民族村950米道路,以及报目元村至资源县中峰镇福景村1160米连接路,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更大的喜讯传来,大惠至咸水洛江村2100米的“任督二脉”被打通!“这条路对我们太重要了!”村民老李激动地说,“以前去界首赶集要走半天泥路,深一脚浅一脚。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到,拉点东西出去卖方便多了!”这条主干道,彻底改变了村民就医、赶集、销售农产品的困境,“大山佬佬”的称呼成为历史。

章科的“筑路梦”并未止步。2022至2025年间,750米小柘村道、660米停车坪至水坝路、1020米上堰塘道路相继完工;20多处危险路段完成维修加固;6座踏水桥稳稳横跨溪流;一座崭新的污水处理站拔地而起……有人笑他性子急,他却说:“等不起啊!早一天通路,乡亲们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望着眼前四通八达的村道网,章科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生态卫士:守护祖辈的“绿色银行”

202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席卷大惠村。曾经郁郁葱葱、被村民视为“绿色银行”的万亩楠竹林,眼看就要毁于一旦。竹叶被啃噬殆尽,不少村民心急如焚:“祖辈留下的家业啊!要不……砍了改种别的?”

“砍竹是断腕求生,防虫才是保根续脉!”章科在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斩钉截铁地说。接到竹农反映的虫害问题后,他立即启动代表联络站快速响应机制,组织专题调研并形成《关于加强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建议》。作为人大代表,他第一时间通过联络站“民情直通车”向镇政府反映情况,连夜协调林业专家驻村指导。在防治攻坚期,他把代表联络站搬到田间地头,白天陪同专家踏勘竹林,晚上在联络站召开“竹农夜话”收集意见;防治关键阶段,他依托联络站开设“防治课堂”,手把手教竹农科学配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的防治手段立竿见影,第二年蝗虫密度骤降90%以上。当春雨过后新笋破土时,老竹农赵大爷专程来到代表联络站,握着章科的手哽咽道:“这个联络站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站,章代表保住了我们的命根子啊!”

民心所向:永不疲倦的“追梦人”

“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这是章科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履职尽责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上任的县代表,他敢想敢干,创新建立了“三必到”工作法:群众有矛盾纠纷必到现场调解,有急难愁盼必到实地调研,有意见建议必到联络站接待。翻开他那本已经泛黄破旧的《代表履职笔记》,128条群众诉求记录得密密麻麻——从李婶家宅基地纠纷到王伯的医保报销难题,从村道修缮到产业发展规划,每一条都详细标注着受理时间、办理进度和最终结果,办结率高达96%。

“这本笔记就是我的履职‘成绩单’。”章科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记在本上更要放在心上。”在他的推动下,所在选区率先建立了“代表履职回访”机制,确保每一个诉求都有回应、每一个承诺都能兑现,真正让代表履职从“纸面”落到了“地面”。

如今,漫步在大惠村,一条条“民生路”托起振兴的希望,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映入眼帘。这位脚底永远沾着泥土、心中时刻装着乡亲的“追梦人”章科,正带领着大惠村,步履铿锵地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黄慧)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