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金融活泉 共育“双拥”活力
在崇左市龙州县,韦海忠把蔗叶桔杆变废为宝,将“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在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黎焕良建起柠檬种植加工产业园,给当地30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桂林市阳朔县,王光宁入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变身“致富带头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役军人。
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许多退役军人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大展拳脚,继续谱写为国为民的新篇章。
近年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积极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模式,桂林银行主动参与、积极履责,与相关单位建联实施“融军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计划,以金融力量撬动社会资源支持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拥军优属模式。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向是广西的优良传统。桂林银行作为广西地方金融的中坚力量,始终将双拥工作视为己任,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服务乡村振兴与服务退役军人一体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拥军促振兴“桂银路径”。
机制保障 打造金融拥军专属服务体系
12月,龙州县进入甘蔗榨季,以往大量甘蔗尾叶处理是个大难题,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今,这些让蔗农头疼的甘蔗叶有了环保的新去处。
“隆隆……”崇左市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里,机器设备转个不停,收来的甘蔗叶被碾压、切碎、打包成饲料囊,随后销往当地各大养殖场。
桂林银行客户经理现场了解合作社甘蔗尾叶粉碎流程。桂林银行供图
合作社负责人韦海忠是一名退伍军人,当年他联合7名返乡创业战友注册成立的这家专业合作社,现在逐渐成长为当地青饲料加工及销售的龙头企业。
“合作社想发展但遇到了瓶颈,没有多余的流动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抵押物不足,大部分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我们。”韦海忠回忆。
彼时,恰逢桂林银行与崇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了拥军优抚协议,创新帮扶退役军人金融产品机制,韦海忠的困境进入了桂林银行的视野。
抵押物不足意味着放贷风险大,这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共同现状。如何帮助合作社发展壮大?考验着桂林银行的金融创新智慧和能力。
工作人员在合作社走访中得知,虽然只是加工生产青贮饲料,但其生产过程充满了“科技感”——从草料加工、抓取、水囊密封青贮池,到秸秆进料分拣机、切碎机等生产环节的发明,合作社获得国家专利有7项之多。这样一家富有钻研精神的企业,不该因暂时的困难失去发展机会。
桂林银行崇左龙州支行根据企业情况,通过创新使用“信用+专利权质押+供应链”等组合方式,帮助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题。这一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给合作社注入了200万元贷款,成为合作社开拓业务、扩大规模的坚实支撑。
“相较于银行业普遍以风控为主的授信导向,桂林银行在为企业做授信时不仅考虑经济效益,也重点关注社会效益。”桂林银行崇左龙州支行支行长黎珈铭介绍说,之所以为合作社授信,正是考虑到其未来做成一定规模后能够带来更多社会效益。
龙州县上龙乡副乡长陈梁表示,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引入金融机构,以金融力量撬动社会资源支持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对退役军人是非常大的利好。“比如韦海忠,在金融的助力下,把当地的‘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幸运的韦海忠并非个例。桂林银行将金融工作与双拥工作紧密结合,源于顶层设计。
“退役军人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就全力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围绕这一理念,桂林银行建立起拥军专属服务保障机制,并打造独具特色的拥军优属创新模式。
从去年开始,桂林银行先后与全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拥军优抚协议,构建政策会商、行动共联、效果共享的合作格局。在“金融惠军”的服务体系下,桂林银行实施“军创企业成长助力计划”,韦海忠正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
目前,在全区4万多家军创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中,桂林银行建立了重点培育企业库,安排专员对接,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服务,致力于帮助退役军人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助力他们走上、走好创业路。
前不久,因为流动资金不足,退役军人麦达武的公司扩建项目“卡”住了。贺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桂林银行贺州分行联动,向其公司授信500万元,助力该公司在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的种植基地规模再上一层楼,供应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产量再提升。
通过顶层设计,桂林银行针对各地军创企业的不同发展情况和金融需求,突出产品设计,定制军人军属、退役军人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先后推出“拥军贷”“创业担保贷”等金融产品,定向解决退役军人创业初期、企业发展中期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布拥军优抚卡,率先在全区提供“一先、六专、十五免”等22项优惠专享金融服务。依托四级服务网络,桂林银行还与军创企业孵化基地共建共联,为全区近百万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和军创企业提供“先、专、优”金融服务。
兴业稳岗 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老莫哥,别走了,村里好多事情还得靠你呀!”在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村民口中的老莫哥叫莫日发,是桂林银行派驻白竹村的第一书记,村民们已经连续三届挽留这位第一书记。
莫日发(中)在茶园向村民了解生产情况。桂林银行供图
莫日发是一名军转干部,9年前,已是桂林银行安全保卫部经理的他主动请缨,成为桂林首批“第一书记”中的一员。驻村9年,莫日发发扬军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前后争取到1000多万元资金,为村里修路接水装路灯,改变了白竹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他引导村民种植灵芝、长豇豆,成立梨园、茶园和蔬菜种植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白竹村产业兴就业增,各类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没有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我的工作完成不了那么好。”莫日发谦虚地说,桂林银行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是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大的底气和靠山。
在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中,桂林银行把“全方位招聘、培育、使用优秀退役军人”列入总体人才培养计划,形成“选育用”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让他们到重要部室轮岗、深入县域乡村基层实践磨砺、投身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经受反复锤炼,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的更大作为。”桂林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桂林市全州县凤凰镇连乾村,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站长唐延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下乡宣传防火灭火知识;到村里开展金融知识讲堂,普及防诈金融知识;组织村民铺设太阳能路灯……
服务点升级为“桂林银行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后,他就更忙了:鼓励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他们创业就业路上的联络员。因为唐延林本身就是退伍军人,大家有事都乐意找他,服务点真正打通了为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的“最后一米”。
当前,借助“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桂林银行以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为“骨架”,打造了1065家“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其中,由退役军人或退役军人家属担任站长的站点共计597人。
小小驿站也成为了桂林银行落实拥军政策的“示范点”和就业服务“新高地”。走进站点,就能看到最新的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和保障政策、招聘信息,驿站还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党建宣传、拥军优属活动,受到当地退役军人的欢迎。
近三年来,桂林银行通过积极对接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参加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等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开展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活动30余场,全行吸纳退役军人达195人。
带头致富 打造退役军人干事创业平台
初冬时节,在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久大村,果树漫山遍野,一个个黄澄澄的金桔如小灯笼般挂满了枝头。久大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光宁查看挂果情况后笑着说:“村里的金桔产业能成如今的规模,多亏了乡亲们对我的信任。”
2017年,从部队退役后,王光宁回乡创业,做起了金桔种植。2020年,他又受邀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站长。“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盼。”王光宁说。
成为服务点站长后,王光宁扎根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村民们的需求和困难,在振兴产业上下功夫。凭着一股闯劲、干劲,王光宁钻研种植技术改良品种,并通过申请桂林银行“桂惠贷—拥军贷”“富农贷”等产品来扩大种植规模,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种植。到2022年,久大村金桔种植面积达3500亩,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王光宁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王光宁感慨,从桂林银行的客户,到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站长,桂林银行不仅是他发展金桔事业的后盾,也是他回馈家乡、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自2023年成为拥军“桂惠贷—拥军贷”办理资格的5家金融机构之一,桂林银行充分发挥地方城商行贴近需求、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优势,将“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打造成创业致富“发力点”,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多措并举推动优惠政策直达军创企业。
“70后”的退役军人蒋田忠是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人,多年的创业,让他在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方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因掌握全州禾花鱼育苗的专利技术,其开发推广的“稻渔共生”模式,能使农户收入从每亩2600元左右提高至上万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好农村退役军人在推动新型创新农业种植养殖发展中的作用,蒋田忠借助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办起了培训班,手把手传授技术。其中退役军人秦桂妙、蒙雄威等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学到技术后,秦桂妙、蒙雄威借助桂林银行提供的“桂惠贷—拥军贷”等创业起步资金,成为当地发展产业的致富带头人。
截至今年11月末,桂林银行“桂惠贷—拥军贷”投放金额1.76亿元,累计为39家退役军人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447万元。在退役军人创办企业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路上,桂林银行的金融供给力度始终与企业同频共振,激发了一批爱农村、懂管理、会经营的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双向奔赴 开创双拥共建多元模式
用金融“活水”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赋能,以深情厚谊精心打造一个个“连心点”,让每位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真切的关爱与尊重。
今年初,广西发起的在粤务工退役军人“温暖回家路”活动中,桂林银行联合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携手策划“晒笑脸 话乡思”新春送福活动,为返乡退役军人送上点对点、一对一的“一站式”服务。全家福免费拍照、年货采购满减优惠等多项便民服务,为他们拂去旅途疲惫,送上真挚祝福。
不仅如此,桂林银行还是退役军人创业路上的坚实后盾。为帮助军创企业打开市场,桂林银行在各个网点设立产品陈列区,让军创企业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同时利用自身资源,通过“乡村振兴直播间”“天天开心团”“乡村振兴大篷车”等线上线下促销平台,打造退役军人专场活动,为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品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服务和关爱更融入了日常的点点滴滴。在桂林银行任意一个网点,“军人优先”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醒目的温馨提示、厅堂的军人专座、军人办理业务无需等待窗口,柜台宣扬爱国拥军、退役军人保障政策的折页等。“去桂林银行网点办业务时,桂林银行拥军爱军的良好风尚随处可见,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人很暖心。”现役军人廖先生说。
每逢“八一”建军节,桂林银行各地网点都装饰一新,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从总行机关到各分行,双拥共建活动精彩纷呈,各地分支机构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联合厂矿、学校、医院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及家属活动,送去党的温暖和组织关怀。
“我们的目标是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荣誉感更加提升。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助力能让更多优秀退役军人鸿雁归巢实现高质量就业,在一线挺膺担当、竞相出彩。”桂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届广西促进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桂林银行唱响拥军主旋律,用心用力用情擦亮了金融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底色。(岑琴 郭亚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