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以“四大工程”赋能打造“数字工匠”就业服务体系

2024年12月03日10:0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按照“抓早、抓勤、抓准、抓实”的工作要求,以“四大工程”为抓手,赋能打造“数字工匠”就业服务体系,促进2024届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以“一把手”工程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学院将“促就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突出位置,着眼大局,抓早抓实。强领导聚合力。成立以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一把手”统筹抓总,分管领导抓指导,辅导员抓落实,产业学院协同推进,校友供给资源、全院师生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重谋划抓部署。制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和“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召开12次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就业工作推进会等,研究部署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做好就业谋篇布局工作。建机制夯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目标驱动,建立就业进展周统计、月通报、季总结的全链条全过程的跟踪督查机制,抓实过程监督,强化年终就业评优考核,为全员抓就业、全力促就业、全程稳就业夯实工作基础。

以“党建领航”工程完善“大就业”工作体系。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体性、协同性的融合发展打造良性就业生态。一是强引领促就业聚能。全面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育人体系,深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与就业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举办课程思政公开课,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构建了“党建+课程+思政+就业”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铸品牌促就业增能。建立“北斗时空”体验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室等阵地,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工坊”“智信五彩先锋”等品牌,开展“党建+生涯教育”指导活动,用品牌的影响力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感染力赋能“数字化”人才培养,夯实毕业生就业的思想基础。三是多举措促就业提能。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办“北斗求职训练营”,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开展针对性的求职简历指导、“师生面对面”模拟面试等专项活动,为学院2024届毕业生提供全覆盖就业指导服务。

以“质量提升”工程赋能“大就业”工作提质。学院坚持目标导向、协同导向,构建院企联动“一盘棋”就业引导机制。“院企”联动激发就业活力。实行“专业与产业对接、育人与用人对接、学业与就业对接”,与中关村智酷产业学院开办中关村定向班,与信鸿-华为公司开设技师订单班,以“实习+就业”“访企拓岗”“企业直播带岗”等方式畅通就业渠道。2024年引入招聘企业95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500多个,岗位供需比达10:1。运用政策岗位促进就业提质。开展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进双选会的“五进”基层就业政策、专升本政策和征兵政策宣传,选树就业典型,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载体广泛宣传,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2024届毕业生624人,应征入伍22人,专升本200人,初次去向落实率达95.51%。

以“纾困帮扶”工程促进“大就业”工作增效。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瞄准重点帮扶学生精准发力。一是做好做通学生思想促就业。掌握精准帮扶底数,了解帮扶学生需求,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组建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学生家长联动帮扶小组,实施“多对一”帮扶模式,以思想领航和家校共航帮助45名精准帮扶学生就业。二是用好用足信息平台助就业。依托“云”就业信息系统,发挥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作用,通过QQ和微信平台开展“一对一”精准发送“送岗”信息,为2024届99名精准帮扶毕业生推送430多个就业岗位。三是抓细抓实精准帮扶增质效。强化精准帮扶,动态跟踪重点群体学生就业进展,加强对重点群体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破堵点、解难点,做到就业服务不断线,全过程帮扶重点群体学生就业。学院2024届精准帮扶学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100%。(莫嗣彦、靳晓霞、卢敏健)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