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人大:聚焦“三个作为”努力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灌阳县人大常委会紧扣新时代人大工作主题,按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关于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人大工作的工作要求,把握形势,准确定位,突出实效,主动作为,依法履职,力促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中心大局主动作为,监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生、突出重点的原则,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两步走”强化监督,助推灌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关口前移听民意,监督计划由“民声”做主。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为主要载体,按照代表联络站“年年有主题活动,月月有民情沟通”的工作机制,组织代表联系选民,倾听百姓所思所盼、所喜所忧,并收集汇总,确保常委会制定的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都符合民心、体现民意。二是工作一线促推进,监督计划由“代表”护航。紧扣县委提出的“345”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四个百亿工程”发展战略部署,常委会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作为,由常委会领导领衔,先后对特色产业、乡村振兴、能源交通、新区建设、全域旅游、教育医疗、法治建设等事关灌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组织区市县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专门视察、专项执法检查等“三专”活动,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对一些“疑难杂症”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提高履职效能。
聚焦承诺兑现担当作为,稳步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县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以 “两率”增长为抓手来助力“两度”的提升,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二一”建议意见办理机制。一是做好“三方沟通”。密切与代表的沟通。每次人代会后,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及时与代表加强沟通,进一步健全完善所提建议意见,不断提高代表建议意见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密切与承办单位的沟通。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及时向承办单位告知代表的意图要求,要求在办理中,对能办的抓紧快办,对于一些很有价值但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落实的,要列入重要工作参考,并通过走访或座谈的形式,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代表的最大理解和支持。密切与督办部门的沟通。主动与县委政府督效办进行沟通联系,以督促办,确保各项建议意见在职责、标准、时限明确的情况下保质保量高效办理。二是落实“二个到位”。组织召开由县人大和县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建议意见交办会,强力推进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到位。常委会将建议意见督办的具体工作清单式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由分管副主任牵头负责督办;跟踪督办到位。在办理过程中由分管副主任带队下沉现场,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和办理进度,督促支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抓落实。三是强化“一个保障”。将办理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充分发挥督促检查的“指挥棒”作用,督促承办部门强化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千方百计把建议意见办实办好办满意。
聚焦履职载体积极作为,不断增强代表履职责任使命感
县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健全代表履职机制,拓展代表履职平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使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出实效。一是强化学习培训,让代表克服本领恐慌。组织市、县人大代表178人到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为县人大代表提供人大专业书籍和《广西人大》《桂林人大》等刊物,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搭建沟通平台,让代表“耳聪目明”。为了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常委会坚持每次邀请3名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常委会会议逐渐成为一个“上接天线、下通地气”重要平台。三是开展述职评议,让代表向选民亮晒成绩单。为让选民充分了解代表履职情况和让代表充分了解选民心声,常委会依托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履职中心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述职评议活动。通过“代表述、选民评”,不仅有效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将进一步增进代表与选民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四是组织主题活动,让代表履职活力有效激发。常委会认真落实“双联”制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各类主题活动,让代表们深入了解社情、政情、民情,引导代表将自己主动摆进全县发展大局,主动摆进岗位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自觉投入到全县“四个百亿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之中,为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灌阳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邹世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