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壮族骆垌舞

2023年03月03日16:08 | 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小字号

根据壮族骆垌舞创编的舞台艺术作品。

  骆垌,系古骆越将军称号,壮族骆垌舞,亦称师公舞,是流布于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锣圩、马头等乡镇及周边一带歌颂骆越将军的传统民间舞蹈。其起源于古骆越国祭祀典礼,至今已逾千年历史,展示了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文化风貌与文化内涵。目前,该舞蹈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骆垌舞规模一般在12至15人左右,先歌后舞,舞时不歌,鼓舞相随。内容包括出征、点兵、行军、打仗、筹粮、存粮、养兵、驱邪、喜庆、安民等内容。舞蹈时主要以大鼓、小鼓、腰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唢呐、二胡等乐器为伴奏,手拿独特的响棍进行配奏。

  舞者头戴三元帽,脸戴黑色木质面具,身着红长袍,右手拿鸡、左手拿红布舞动,边舞边发出“呗……”的震唇音。主要以三步为舞蹈的基本动作,前进三步,后退三步,行舞则以东、西、南、北、中定向,再以半蹲、勾脚、跨腿、转体、点步、矮步、蹲揣为主要舞姿,再伴以抬腿25度,腰弯、脚蹲、踢腿等前跳舞蹈动作。

  舞曲分别为发吏舞曲、八点招舞曲、太阳舞曲、梅仙唱语舞曲、出兵舞曲等。舞蹈演绎的内容主要有:四柱五横,演绎骆王军出征行军的过程;三台舞,演绎迎财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过程;梅罗赞,演绎逢年过节迎财神、驱邪的过程;六十甲子赞,演绎用六十甲子指导日时工作;十二生肖赞,演绎每月生肖的情景;二十四气节赞,演绎一年节气,引导生产生活;点性灵,赞美逢年过节被杀的牲灵;点兵,演绎点演四处兵营;投粮,演绎广积粮草,保家卫国的征粮过程;存粮养兵,演绎将粮草发放至各兵营的过程。

  壮族骆垌舞吟唱歌曲时而高昂激荡,时而低沉深重,娓娓道来,仿佛述说着神秘古国的千年故事。伴奏节奏颇强,舞步庄重古朴,动作灵活粗犷,有如将军再现的生动形态。舞蹈场面壮观热烈,内涵丰富,极具民族特色。

  近年来,由传统民间舞蹈壮族骆垌舞编排的群众文艺节目《祈雨》《存兵投粮》等参加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创编骆垌舞舞台节目参加文艺展演,向世人展示了壮族先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广受群众喜爱,好评不断。(覃雅妮 覃湘湘 赵岚)

  (图片由武鸣区文化馆提供)

(责编:许荩文、周雨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