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一条鲈鱼可以创造多少价值?一棵药草如何飞出大山?一片火龙果园又能发展多少产业?在南宁市江南区得益于数字技术赋能,这些问题有了新答案。今年以来,借助数字乡村建设,南宁市江南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走进田野地头,带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以“数”养殖
12月7日,气温逐渐上升。江南区苏圩镇隆德村高密度养鱼基地办公室的智慧大屏发出预计:2号鱼池氧气异常。养鱼基地管理员卢振寿立即赶往鱼池,发现因近日气温上升,导致水温上升,水温越高,溶氧越低,这就会导致鱼池氧气含量下降。卢振寿立即着手调试。
“鲈鱼养殖最讲究水体溶氧量,如果水体溶氧量不足,那么肯定难以高产,且鱼的质量也不会高。现在有了物联网感知系统,就能精准监测和调节水体溶氧量。”覃献芳说。
过去,这里的村民只是在自家鱼塘养一些鱼,传统的养鱼方式既难保证品质,又无法提高附加值。如今,隆德村通过招商引资,在村里建起来高密度养鱼基地,实现规模化科学养殖。隆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覃献达说:“村里正在谋划推出鲈鱼的预制菜等,进一步做大产业链。”
今年初,在江南区江西镇的新好农牧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基地里更新了“慧养猪”系统。该系统提升养殖管理方式的工具之一,由传感器等感知设备配合无线联网的云平台及控制柜,联动养猪场内的监控、报警、光照、湿帘、加热器、通风窗等设备,各设备间无线通讯。
新好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生介绍:“我们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到云平台上了解养猪场的实时状况,并根据场内外环境变化情况,执行逻辑控制命令下发到联动设备,保证猪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动物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新好农牧有限公司已投资近30000万元和存栏13500头种猪。
据悉,江南区已初步构建起农业大数据基础信息框架,柑橘、水产、畜禽等多个领域已列入其中,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借“数”通路
江南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且微量元素丰富,极其适合种植火龙果。在江南区苏圩镇镇宁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主播正在电商平台上直播带货。“以前村里的村民信息不畅,更不懂得价格波动的规律,这些‘宝物’过去藏在深山,销路都成问题。”镇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致富带头人梁振朝说。如今,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江南区的火龙果在电商平台上大卖,果贱伤农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今年在网络上卖了1000多单,价格比过去提高了不少,带动20户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000多元。”镇宁村党支部书记梁振朝说。
延安镇那齐村的香水莲雾种植基地,则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造起“认养农业”,把销售前移至生产端,实现优质农产品的“私人订制”。
来自桂林的陆先生是香水莲雾的“认养人”。通过线上对接,依托溯源系统,陆先生可随时掌握香水莲雾的生长状态,收获后的鲜果直接快递送达。
今年10月,该基地收获的2000斤香水莲雾更是卖出了50元每斤的高价,目前已经带动周边10多户农户种植500多亩。
用“数”减负
“现在已经不用现场申请农机购置补贴了,线上操作很方便。”江南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徐祖贵介绍。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江南区将农机购置补贴衔接至农机监理业务系统和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即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并在农机监理系统进行登记注册的,可不用另行开展农机购置补贴资质审查。同时,大力推广农机购置补贴APP的使用,申请人可利用手机APP进行农机购置补贴的申报,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补贴。
截至目前,江南区通过手机APP申请农机购置补贴的机手共计11户,补贴机具19台(套),涉及补贴资金55.83万元。在农机作业补贴方面,江南区推行农机手通过安装北斗GPS定位系统,并将数据上传至广西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糖料蔗作业补贴子系统,补贴审核人员即可监测、审核农机手的作业面积并依据作业环节及作业标准发放补贴。截至2022年9月,江南区通过广西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糖料蔗作业补贴子系统审核糖料蔗面积4076.45亩,发放作业补贴约73.93万元。(杨敏卓 戴安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