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携手深圳光明打造“一园一品一村一队伍一工程”

近年来,田林县依托粤桂协作平台,利用深圳市光明区对口帮扶优势,认真落实粤桂两省区协作协议,在产业牵头、示范引领,文化弘扬,人才引育方面深化与深圳的对口协作,田林县抓实“四个重点”,携手深圳光明打造“一园一品一村一队伍”,为田林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亮色。利周瑶族乡爱善村现代农业庄园入选全国东西部协作示范培训班典型案例。
产业牵头,打造现代农业庄园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县一园”“产业融合”工作思路,持续投入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利周瑶族乡爱善现代农业庄园。引进深圳市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利周瑶族乡爱善村现代农业庄园,以农田核心示范区标准带动生态康养旅游区、休闲娱乐农业采摘区,融入智慧农业及文旅元素,实现产业园多要素融合、产业资源就地转化增值目标,建成该县首个现代农业庄园,成功入选全国东西部协作示范培训班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共投入粤桂协作财政帮扶资金3100万元,引进深圳市普罗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及相关产业。现建设有现代种植大棚24座,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保险”模式,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彩椒、圣女果等产业,配套建设庄园游客中心、泉水湖公园、河道景观风貌工程等。爱善庄园包含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生态康养旅游区、休闲娱乐农业采摘区,2022年8月实现开园采摘,正常运营,为利周瑶族乡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庄园周边脱贫人口提供就近就业,实现增收,呈现产业就业带动乡村富裕新风貌。
示范引领,打造人居环境提升“样板村”
坚持点面结合、示范引领,用足用好2022年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围绕乡村建设规划定位,安排200万元改善潞城瑶族乡营盘村平吉屯人居环境,通过改善河道、建休闲步道、路灯装饰等基础设施,配套衔接资金打造果蔬采摘、农家乐餐饮、渔乐区、生态游泳场、农业作坊等休闲旅游场所,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发展,在提升乡村宜居环境同时留住乡愁;安排100万元在红旗村百榄屯,安排100万元在各烟村各烟屯分别建设垃圾处理、挡土墙、污水净化等工程,完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提升村屯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样板村”。
文化弘扬,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聚焦文化振兴,充分结合该县壮、瑶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挥粤桂协作帮扶优势,依托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建设延续传承民族文化平台。在利周瑶族乡爱善农业产业庄园建设爱善村“那”文化园、建设乡村民宿、风雨桥等,展现“那”瑶族文化特色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带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特色民族文化传承典范。结合乡村示范村建设,依托瑶族文化特点,利用粤桂协作支援资金建设潞城瑶族乡各烟村蓝靛瑶族民族文化广场,陈列瑶族生产生活发展的器物、展现历史文化传承的变迁、表现特色文化人物的演变,让当地瑶族文化能够传承、发展,协作共建撑起文化振兴大舞台。
人才引育,打造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
立足田林实际,紧抓深圳光明区对口协作帮扶,推动建立“银龄行动”和“组团式帮扶”模式,推动田林卫生健康、教育、农业技术等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能力提升。
积极对接开展“银龄行动”,通过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已退休高职称专家到田林开展支援帮扶,2020年来累计安排90多位老医师、教师、农技专家到田林开展“点拨提升式”“手把手式”帮扶,通过老师的老师、医生的医生、专家的专家点拨帮带,提升田林本地的老师、医生、农技师的技术能力水平,有效地充实田林县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实现在田林也能享受到深圳市一样的医疗技术服务和优质教育教学服务。
积极开展“组团式帮扶”,对接光明区派遣医生、老师分别到田林县人民医院、田林县高中开展“组团式”帮扶,除在技术业务上开展指导帮扶,还在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在整体组织能力提升上提供支持,对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打造可持续自主发展的教育医疗保障机制和技术人才队伍支撑,创建留得住的先进医疗水平和教育理念。
数字赋能,打造“田林模式”样板工程
以利周瑶族乡为起点,利用粤桂协作·中国电信共同帮扶数字乡村示范项目,打造具有可复制推广性的数字乡村示范样板,共享“数字红利”。一方面,田林县与中国电信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符合利周瑶族乡发展步伐的数字乡村方案,实施“通4G、通宽带、通电视,平数字鸿沟”的“三通一平”工程,夯实数字乡村底座,实现了利周瑶族乡300户以上村屯、重点景点的5G信号和千兆宽带高质量覆盖。另一方面,在利周瑶族乡政府建设数字化服务大厅,开发了田林县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平台共分为12个板块,提供了智慧党建、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政务村务公开、平安乡村等系列20多种场景化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借鉴广东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在利周瑶族乡爱善村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粤桂协作·爱善现代农业庄园项目,通过引进深圳市优质企业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产业,配套建设温室大棚24座,建设庄园游客中心、泉水湖公园等。同时,联合中国电信集团、华为公司等企业,融入智慧农业元素,打造田林县数字乡村服务站,面向农民打造了一套数字化种植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应用,在农业大棚建设安装“慢直播”,联合央视向公众宣传直播智慧农业发展实况,真正实现农产品种植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聚合各大电商平台优势,通过自媒体手段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地区农产品明星品牌,以数字化形式推动农业新业态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2022年9月,田林县由粤桂协作和中国电信集团联合打造的粤桂协作5G+智慧葡萄园农业生产项目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广西区域赛决赛中脱颖而出入围广西区域赛决赛并荣获二等奖和“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发展奖。
除了强化技术支持、推进产业融合以外,田林县紧紧围绕数字广西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科学编制利周瑶族乡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爱善村、福祥村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此外,以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为契机,激发全县干部骨干、返乡人才以及职业农民等力量返乡创业就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同时,发挥瀛策科技公司普惠金融优势,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优惠的资金,便捷的金融服务直接进入到农村,帮助更多农民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零育宏、黄大锋、罗顺佳)
来源:田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