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全州县基本情况

2022年11月21日09:26 | 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
小字号

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东北与湖南接壤,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总面积4021平方公里,辖3乡15镇,总人口8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66万人、占5.53%,是桂林市行政区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秦置零陵县,汉置洮阳县、并置零陵郡,隋改湘源县,五代后晋置全州,元代升为路,明初改为府,旋降为州,直至清末,1912年改为全县,1959年10月更名全州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代人才辈出,从三国到清末,有历史名人百余名。教育氛围浓厚,自宋至清考取进士143名,举人1600多名,明代进士占广西七分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县考取清华、北大103人。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地处湘桂走廊,自古是桂北湘南的区域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湘桂铁路、湘桂高铁和衡昆高速、厦蓉高速、322国道穿境而过,全州与南宁、广州、长沙、贵阳等四个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

物产丰饶、资源得天独厚。有煤、锰、铅锌、钨锡等矿产品20多种。其中,锰矿储量700万吨以上,居广西第二。可开发风能储量达120万千瓦,水能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有林地面积2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19%,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州是农业大县,优质谷、槟榔芋、“三辣”(辣椒、生姜、大蒜)等经济作物规模较大,盛产柑桔、葡萄、南方优质梨等水果,金槐、食用菌、水果等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市前列,乌鲤禾花鱼、文桥鸭、东山猪、石塘生姜、安和香芋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认证。全州是“中国金槐之乡”、全国瘦肉型良种猪生产基地、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干米粉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景点50多处,以湘山寺、天湖、三江口等景观最负盛名。名胜古迹众多,全州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主战场,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湘江战役纪念园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凤凰嘴、大坪、屏山“三大”渡口,安和文塘红34师战斗遗址等革命遗迹遗存168处,红色资源居桂林市11县第一位。

近年来,全州县围绕“建设广西北大门、打造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北新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创业大厦、体育中心、全州高中新校区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城市新中心地位显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完成4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和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大碧头康养、红色丰碑均创桂林市五星级田园综合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数量居全市第一。新材料、桂酒及米粉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年产优质干米粉居全国第一。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建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2021年GDP为193.09亿元,增长8%一产76.02亿元,增长8%二产24.22亿元,增长7.5%三产92.8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03.21亿元,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亿元,增长15.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293元、19695元,分别增长6.6%、10.9%,实现经济逆势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全市前列,全州经济发展水平迈入全市第一方阵。

下一步,全州县将以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推进三大振兴,深挖三大潜力,守住三大底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加快资源、资产、资金“三资”盘活,加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和县城新区“三区”建设,努力建设好壮美广西美丽北大门和桂林北部副中心城市。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