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一人一舟一渡口风雨二十六年

2022年11月14日09:4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位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上滩屯,一条清水河穿流而过。65岁的巫云飞,一个人、一条船,每天穿行在百余米宽的河面当“摆渡人”。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6年。在乡亲们眼里,他就是“灵魂摆渡人”。

“能让渡口两岸的乡亲的出行方便就是最大的寄托。”巫云飞说。

巫云飞和他的渡船。

巫云飞和他的渡船。来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无私坚守“摆渡人”

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上滩屯目前有400多名村民沿河而居,河对面是迁江华侨农场,工业园区、农贸集市、学校和卫生院都集中在那里。

由于附近没有桥,上滩屯的村民要去河对岸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坐船,要么行车绕道25公里才能抵达。在这样的情况下,摆渡人就成了关键。但是高强度、高风险的摆渡工作和较低的收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1996年以前,在清水河上开渡船的人前后换了5个,都没能坚持下来。

没人摆渡,村民过河只能自己划船。但成年人划起来都费劲,更不用说还未成年的学生了。有时,村里的小学生为了赶时间上课,竟冒险游泳过河。作为村干部,巫云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96年,巫云飞从村干部位置退下来后,决心当一名摆渡人,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

“当时的船比较小,需要划桨,我和父亲轮流划。”4年后,由于父亲年事已高,摆渡的重担交到巫云飞一人身上。

巫云飞(蓝色衣服老人)在渡口等待乘客上船。

巫云飞(蓝色衣服老人)在渡口等待乘客上船。来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船费十年没有涨

巫云飞说,在2000年之前,渡船的运营时间基本固定:早上7时至晚上7时。其余时间,村民有急事绕远路过河。

作为唯一的“摆渡人”,巫云飞为了能每天按时护送村民往返,甚至还在渡船上改造了一个小单间居住,省下从家里到下园村渡口的来回时间,平时很少回家跟家人团聚,即使是在节假日,他也是匆匆忙忙和家人吃口团圆饭就又赶回渡口。他还将自己手机号码印在船头,让村民记住。有急事的村民只要打电话,他就会开着渡船赶来。许多次半夜紧急出船,他都无怨无悔,从不加价。

26年,是什么支撑着巫云飞坚持做摆渡人?有人揣测,干摆渡很赚钱吧。对此,巫云飞说:“干这个真的不赚钱,主要是为了方便村里人。”

据了解,目前巫云飞渡船的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次1元,如有摩托车或电动车就再加1元,而且同村的人坐船费用还会减半。有时碰上村民出门急没带钱,巫云飞干脆摆摆手说算了。不过,村民们也知道他不容易,都会在下次坐船时补上。

这几年交通越来越便捷,来乘船的人也少了。“以前,一天可以收入近百元,现在天气好的话一天也只有五六十元,遇到下雨天,只有十几元。”巫云飞说,“扣除保险费、油费等,也不剩几个钱了。”

如今,巫云飞的收费标准已经10年没涨,村民们担心他难以为继,都劝他涨价。但他说,大家挣钱也不容易,摆渡主要是方便群众,收入能维持生活就行。

这些年来,只要村民需要,即使只有一个人坐船,他也会立刻开船。

巫云飞的渡船方便了村里的学生。

巫云飞的渡船方便了村里的学生。来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摆渡人还在坚守

为了让群众渡河更便捷舒适,2000年,巫云飞花8万元购买了一艘柴油机驱动的二手渡船,改善了行船条件。

为确保安全,每年的安全培训他都坚持参加,还认真做笔记。摆渡时,他一直绷紧安全这根弦,摆放好救生衣、救生圈和安全标志;每次行船,他都不厌其烦地提醒乘客不要拥挤,注意安全。因为认真细致的管理,他的渡船一直是“零事故”。

26年来,巫云飞遇上过很多突发情况。今年上半年,两名小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巫云飞发现后,立即开船上前营救,他与同船人共施援手,让两个孩子转危为安。他无私坚守、见义勇为的高尚品格备受群众赞誉。

据了解,上滩屯的孩子,绝大多数在河对面的迁华小学读书,巫云飞不仅是孩子求学路上的摆渡人,也是孩子们安全渡河的“守护神”,20多年来,上滩渡口未发生一例学生溺亡事故。

与河为伴,以船为家。26年的坚守,常年的摆渡,让巫云飞的双手皲裂,还落下了严重的风湿、坐骨神经痛等疾病。虽然日子清苦,收入微薄,但他乐此不疲,仍然坚守岗位,他总是说“船不能停”。“其实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们。停渡了,孩子们上学怎么办?”巫云飞说,在他心里,渡口就是最大的寄托。(颜强 钟亮 陈燕)

(责编:陈燕、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