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茶乡奋进三十载  壮志凌云谱新篇

2022年11月10日08:3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凌云位于广西西北部,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近千年州、府、县治地历史的文化古城。全县总人口22.9万,其中壮族人口占33%,瑶族人口占22%,是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于一体的特殊县份,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凌云县享受自治县待遇。

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凌云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10年,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党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永不放弃,奋力前行,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凌云县先后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蚕桑之乡”“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11月8—9日,该县开展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有自治区祝贺团、百色慰问团以及曾经在凌云县工作过的处级以上领导和凌云籍处级领导以及各行业代表人物等近400名嘉宾参加。通过举办一台民族风情音乐会、一个30年成就展和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的方式,展现凌云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尤其是近1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实施“茶乡旗帜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实施“茶乡旗帜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群雁高飞头雁领。该县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化开展“茶乡旗帜工程”“头雁引领先锋行”“组建党群共同富裕联合体”、第一书记夜话、第一书记进校园等活动。凝聚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全域党建引领全域乡村振兴模式,成为全区典型亮点。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泗城百坎。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泗城百坎。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凌云县是百色市乃至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该县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决战脱贫同心攻坚,经过接续奋斗,全县5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奔小康。列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全区巩固脱贫成果交流会现场考察点,在自治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五年四获“好”等次。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群众喜获蚕茧丰收。

群众喜获蚕茧丰收。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该县坚持全域党建引领全域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补齐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发展短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促进各族群众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2021年,在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该县分别获得“综合评估好等次”和“优秀”等次。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延伸产业链,拓宽致富路——百色红桑果酒工厂

延伸产业链,拓宽致富路——百色红桑果酒工厂。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打好绿色牌、长寿牌、生态牌,农业总产值比2012年增长40.4%。“凌云白毫”“凌云乌鸡”“凌云牛心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百色市首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获评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蚕桑之乡。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齐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重点引进茶酒、桑果酒等低碳产业。2012年以来,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重点企业由5家增至10家。预计2022年二产总产值19.6亿元,年均增长28.5%。新增国家AAA级以上景区7个,建成“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示范带,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享受自治县待遇30年来,凌云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茶乡大道、镇洪大道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背街小巷子道路“白改黑”提质改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一件件事关凌云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成为精品工程、惠民工程。

凌云夜景风光 (2)

凌云夜景 。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平怀村曾因为贫困落后被称为“笨村”,能出去的人都不愿再回来。现在通过“特色产业+农文旅”模式,发展成为美丽宜居的村庄,一个网红打卡点。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到乡村游打卡地,平怀村的美丽嬗变,正是凌云持续改善城乡环境的一个缩影。

2

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县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扮靓“三级客厅”行动,深化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构建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化的乡村治理新机制,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获评获评全国文明村镇3个、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个。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国家AAAA级风景区——浩坤湖

国家AAAA级风景区——浩坤湖。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凌云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巩固在84.36%,排全区第三,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推进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经验获得在全区推广。与中广核集团合作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让碳汇资产实现收益,探索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该县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群众期盼解决的就业、就医、教育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保障体系更为健全。构建起较完备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以来,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城镇就业8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应保尽保。  

2

深圳市盐田区援建广西凌云县镇洪小学。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教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建凌云县民族小学、深圳盐田镇洪小学,创办民办高中1所,建成幼儿园56所,新增学位1万余个,在全市较早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建成镇洪体育文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足球场等体育文化设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举办了“两会一赛”“庆丰收”等大型赛事活动,多次承接全国、全区、全市赛事活动,有效提高了凌云知名度。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成功创建广西健康促进县。推行“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以联结共建的方式推动全县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乐百高速路、凤山到田林二级路、弄福公路等多条大动脉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凌云城乡交通瓶颈的制约。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的进屯道路全部硬化,农村公路建设走在全区的前列。

民族文化更加繁荣

蓝靛瑶族龙凤舞。

蓝靛瑶族龙凤舞。凌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县以创建全国、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不断挖掘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3人,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示范乡镇1人、示范村2个。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打造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项目9个,列入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全县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达10260个,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读一个班、同建一家园”已是常态。

新时代新征程,凌云县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宜居家园、产业富民、工业倍增、法治乡村、效率凌云“六大战略”,努力打造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团结和谐、美丽幸福新凌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凌云新篇章。

(责编:王功孝、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