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土瑶村有了“民融法官工作室”

“服务送到家门口,我们不用来回跑到城镇咨询法律问题,真的太方便了。”4月12日,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村村民赵花前来刚揭牌成立的“民融法官工作室”咨询有关土地承包经营等纠纷的法律知识,忍不住赞叹。
当天,平桂区人民法院分别在沙田镇“土瑶”村党群服务中心、金竹村、新民村、狮东村设立“民融法官工作室”,日后还将在鹅塘镇槽碓村、明梅村、大明村设立法官工作室,力争做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纠纷解决在基层”。
据了解,“土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平桂区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6个行政村,有“土瑶”人口8500人,占总人口的82.13%,曾是平桂区乃至贺州市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也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并于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如今,6个土瑶村走出一条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之路,成了“网红打卡地”。
“民融法官工作室设立在最基层的地方,让法官走入群众中去,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让偏远土瑶地区人民群众少跑腿,更好地将案件化解于诉前,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及时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平桂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秀娟说。
“民融法官工作室”是平桂区法院创新诉源治理工作的有益探索,主要为村民提供婚姻家事、相邻关系、民间借贷、土地承包经营等纠纷的法律咨询服务,进行普法宣传,听取基层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村内发生的突发性、紧急性纠纷提供第一时间的法律帮助。同时,法官工作室还将主动加强与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此外,平桂区法院还开展“蒲公英”精准普法团队法制宣传活动,更好满足“土瑶”群众对优质、高效、便捷“家门口”司法服务的需求,提供“点单式”普法服务,为“土瑶”群众开展以劳动合同、交通安全和保险、婚姻家庭等内容为主题的法治课,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陶胜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