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黄冕镇:三抓三促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三农”工作,鹿寨县黄冕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践行基层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产业革命,聚焦主要工作任务,通过抓产业促农民增收、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促和谐发展,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全力绘就黄冕镇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抓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奏响桑蚕之乡“富民曲”。黄冕镇狠抓种桑养蚕文章,拓展桑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桑蚕产业结构,改良低产桑园,桑蚕品种改良面积达85%以上。初步形成了“桑—蚕—茧—丝—绸”的产业链条,打造了桑蚕产业文化,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桑蚕主题文娱活动和桑蚕文化节,推动桑蚕产业功能由“生产”向“生活和文化融合”转变。同时引导桑蚕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创新“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标准化养蚕大棚1.3万平方米,打造石门蚕桑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成立了以长生桑蚕饲养合作社为代表的5个大棚养蚕合作社,带动辐射区10660亩桑园发展,将产业链上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参与到整个产业生产过程,龙头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开展订单式合作,有效解决企业原料供应不足问题,保证了蚕农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产茧量达42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2.95亿元。
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奏响绿水青山“循环曲”。黄冕镇以鹿寨县“1+9+N”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完成了山脚村山脚屯、幽兰村太平洲屯、六脉村新坡屯、下金田屯等村屯的“美丽村庄”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排查现有厕所7132户,拆除非卫生厕所24户,整改问题厕所7户,实现厕所排查全覆盖;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80户,进行财政奖补180户,累计资金奖补21.6万元。完善“村收村运镇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村屯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把环境保护和修复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洛清江河黄冕段的生态资源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来中华秋沙鸭长期在洛清江流域黄冕镇干流栖息。结合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对栖息地河道沿线的森林资源加强管理,并聘请生态护林员轮流开展沿河两岸的工作,严禁人为破坏环境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持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的原有生态特征,中华秋沙鸭也由最初的7只增加到31只。
抓乡风文明促和谐发展,奏响时代新风“交响曲”。黄冕镇通过移风易俗倡新风、文明实践聚民心等措施,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围绕扶贫助困、公益宣传、政策咨询、教育医疗等方面落实为民惠民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扶持民间文艺队,培养农村文化骨干、民间艺人,充分发挥民间文艺队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积极为优秀民间文艺队提供展示平台,择优选送优秀节目或优秀文艺队参加县级展演活动,全镇培育有文艺队伍26支。黄冕镇荣获“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黄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获评柳州市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黄冕村、石门村获评柳州市文明村镇,镇社保中心获评柳州市文明单位,爱国村、改江村、山脚村获评鹿寨县第十四批文明村镇,梁秋凤家庭获评柳州市、鹿寨县第二届文明家庭。
陈超贵、冯莹莹 摄影报道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