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三链融合”激活亿元产业发展新动能
“很难想象,不起眼的橘子皮如今能成为年产值上亿元的绿色产业,成为长寿之乡浦北县颇具特色的康养有机农产品。”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组织委员黄敏娟介绍。
近年来,龙门镇陈皮、柑普茶、红椎菌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为解决部分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工艺水平落后等问题,龙门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破解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难题,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旗领航,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之前我们都是从农户那里收购陈皮等初级农产品,然后再打包卖到广东、福建等地,没有形成产业链,也没有自己的品牌,赚取的利润相对较低。”浦北县龙门镇锦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道,现在在龙门镇党委的指导下,逐步拓展对陈皮、红椎菌的深加工产品,他们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还研制了陈皮月饼等产品。
龙门镇群众晾晒陈皮。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为解决产业链条融合程度低的难题,龙门镇党委通过“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联合企业成立龙门镇特色产业联合党支部;探索联络会商机制,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开展走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成员企业对产业链党组织的意见建议,针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项工作协商;支持各成员单位之间通过联建共建、合作协作,跨界整合资源,实现互惠互利。
模范引领,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农民种植陈皮树最担心的就是黄龙病了,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龙门镇泰昌农资店党支部书记李文玲介绍,涉农产业最大难题就是没有“领头羊”给农户带去种植技术的有效指导。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龙门镇党委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技术指导、加工包装、收购销售等通道上,由上级党组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色,安排相关专业镇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定期到支部与党员一同探索突破,解决陈皮柑的产销难题。同时,建立致富党员和群众“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的帮带机制,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项目活动,带动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龙门镇群众大红柑喜获丰收图。
资源共享,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产业兴,我们的群众才能真正富起来,龙门镇一直重视本镇陈皮、红椎菌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龙门镇副镇长容兴甲说,由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业中存在着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足,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不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龙门镇党委突出共建共享的理念,对接需求、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深化群众和企业“双向认领”“双向服务”,通过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开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开展综合利用提升产业价值。
据悉,2021年,龙门镇种植柑橘3.2万多亩,陈皮产量约300万公斤,年产值达8.4亿元以上;加工柑普茶约625万公斤,年产值达12.5亿元以上;红椎菌产值达2亿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10000多人,促进年人均增收约1.8万元。(尹春光 陈明贤 王振钊 何敬符)
来源:浦北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