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徐霜玲:真抓实干 一心为民

2022年02月08日17:2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15万元一下跃到56万元,村集体钱袋鼓起来了;安装摄影头36个和35盏太阳能路灯,有效提升山区村群众安全感;三面光水渠让全村1200亩农田用水难问题获解决;几十年的活动场所梦今朝圆……这是岑溪市三堡镇新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霜玲为民办暖心事的成绩单。

说起现年39岁的徐霜玲,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有一种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一心为民,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事迹令人敬佩。

徐霜玲(中)同村干部一起共商村增民富发展大计。覃波摄

打好组合拳 让村集体钱袋涨起来

新安村位于三堡镇的南面,分为老安、新安、东安三大片,辖33个生产组,有1222个农户,4416人,有水田面积1776亩,山林面积220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

徐霜玲自2017年8月起担任新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制定并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她深深意识到,只有村集体经济增收了,才能为山区村群众办些实事好事。

她不但这么想,而且也这么干了。2018年以来,她通过党建引领,带来党员群众全力支持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一项项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向村水电站要效益。针对村水电站原来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技术低劣,效益不佳的问题,通过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大胆提出整改意见,得到大家的支持后,立即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换等,结果首先告捷。从2018年1月1日起,水电站租金由之前的每年34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年81万元(村委会与镇企业办公室各占50%),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翻番计划。

向村集体山场提效益,也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又一步棋。新安村现有集体山场面积4500亩,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山场租金较低。面对此状况,她又盘活村集体山场,借助上级和相关部门的力量,通过协商形式,争取原山场承包方按上级要求提高租金,结果又奏效,达成共识,签订了提高山场租金的协议,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止,山场租金在原基础上增加6.24万元,集体经济又有所增收。

此外,她又充分利用本村山清水秀且周边无任何有害树木的资源优势,在本村老安片佛冲组引进桶装水项目,现在生产车间正在装修中,预计以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提高5万元。

随着一项项增收计划的实施,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可喜的成果,截至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96万元,比她上任前实现三倍多增收目标,成为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村之一。

实施水渠三面光 农田灌溉老大难问题获解决

“我耕种有水田近6亩,以前因水渠渗漏严重,水渠的水通过甚少,每遇上农耕时节,夜夜三更半夜等水抢水下田,经常为农田用水而争吵,很不是滋味。现在水渠修好了,不用再抢水争水了,晚上睡觉都安心了,非常感谢徐支书为我们办了这件大好事。”新安村村民秦金坚如是说。

原来,新安村有水田1700亩,因原水渠长期失修渗漏,甚至崩烂,一般情况下水都无法通过,一遇上天大旱,村民群众为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叫苦连天,强烈要求修建好水渠。

针对这一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徐支书,于2020年,通过集体决定,提出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17.76万元作为抗旱资金专用款的建议,得到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同意后,每亩补助抗旱资金100元。同时通过上级支持和本村整合,将本村老安、新安、东安三大片的水渠进行三面光水泥硬化建设,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将高和宽为60厘米,底为60厘米长达4000米的三面光水渠按质量要求进行建设好,让全村23个生产组,850多个农户受益,有效地解决1200多亩水田灌溉用水难问题。

几十年的活动场所梦今朝园

山区新安村几十年来,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每年的节假日,村里的文化活动总是静悄悄的,要参加或观看文娱体育活动都要到相邻的村去,村里的文娱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曾一度滞后。

针对此状况,徐支书又亮出新招,下定决心要建设和拥有本村的活动场所,让村民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节假日。

建活动场所那里找呢?徐支书带领村干部通过深入调查,认为在本村的岭岗、化笃等4个组的晒谷场建活动场最合适。可是这个晒谷场又分到几个组的每家每户了,怎么办?2018年上半年,徐支书通过深入农户,上门多次动员,引导相关农户主动让出晒谷场搞建设,搞好公益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支持配合。虽然有极个别农户提出不准搞建设,但徐支书并没有放弃,积极登门拜访,做好解释工作,提出搞好活动场所不是你我的问题,而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建好这个活动场所众望所归。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经过徐支书同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和群众的支持,采取村集体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于2018年下半年,总投资约15多万元,建成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设有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并与当年投入使用,使全村群众都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让体育爱好者都常态化地开展活动,锻炼身体,又方便群众交流,共商发展大计,深受群众的欢迎。(覃波) 

(责编:陈丽冰、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