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推动项目竣工验收“一站式”改革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落地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验收效率高、服务好,企业投产达产的速度就快。北海市通过推动项目竣工验收“一站式”改革,着力破解企业“找不到门”、审批“互为前置”、手续“体外循环”、事项“隐性审批”等四大难题,项目验收从23个环节压缩至1个环节,平均耗时从230多天压缩至部门验收8个工作日,真正将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快一公里”。
进“一家门”办“多家事”
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涉及住建等12个部门15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改革前,建设单位需到各部门分别提出申请,依次取得验收结果,再到住建部门备案,反复经过多次整改核验,才能办结竣工验收,循环时间比较长,办结时间不确定,成为困扰企业的痛点堵点。实施项目竣工验收“一站式”改革后,由住建部门牵头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专窗,把项目验收涉及的12个部门审批事项集中受理,建立“一家牵头、按责转办、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的工作模式,实现资料同步共享,现场同步勘查,事项同步审批,结果同步互认,将“串联”验收转变为“并联”验收。企业申请竣工验收,进“一家门”,即可办成“多家事”,无须多头跑、反复跑。
进“一张网”免“多张表”
北海市自主开发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内容涵盖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全链条,以“一张网”实现“一站式”验收。企业在办理项目竣工验收时,只需向联合验收受理窗口提交一套电子申报材料,所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完成并联资料审查,协同完成现场踏勘等审批工作,即可一次性出具验收意见。以一个规划建设100亩以上的工业项目为例,改革前需要取得15份验收意见,盖27个公章,验收资料在500页以上,跑部门次数在30次以上。改革后,通过实行“一网通办”,企业只需要提交1次资料,所有部门可以通过共享获得,验收资料精简85%,大大压缩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进“一扇窗”出“多本证”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申办验收,北海市通过建立“全程帮办”制度,在市、县区、园区各政务服务中心共建立了11个帮办中心,配备75名帮办人员,全程引导企业一次性办理多本证件,体现“北海速度”和“北海温度”。企业申请项目验收,在一个窗口实现办结规划条件合适、消防验收、人防验收等11项竣工验收手续,出具《北海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即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竣工验收涉及的部门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管服务,对即将进入验收程序的项目,验收部门采用 “击鼓传花”的方式,保证监管节点环环相扣,既能有效避免项目违规建设,及时协调企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又能引导企业尽早归纳整理验收资料,确保项目建成即验收,验收即办证,办证即运营。
进“一张单”省“多套费”
北海市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注重帮企业算好“经济账”,工业项目若通不过竣工验收,很容易错过市场行情高点,给企业带来经营和生存风险。为此,北海市卡住审批时间节点,通过“一站式”验收改革,建立竣工验收一张收费清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减免多项企业收费,每个项目竣工验收节省200余天,给企业直接节省融资成本过千万元,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是给企业雪中送炭。针对竣工验收中防雷检测、消防检测、环评检测、水土保持检测、联合测绘等各类中介评估费用较高问题,北海市配套推行“区域评估”改革,全市7个园区共投入区域评估经费3700万元,由各园区对9类事项实现“一次编制、全域共享”,让落地北海的企业变“零售”评估为“批发”评估,变“串联”评估为“并联”评估,进驻园区企业免费共享。以一个投资额超1亿元的工业项目为例,至少节省中介评估时间2个月以上,平均为每个工业项目节省评估经费150万元以上,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李世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