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西乡塘区:党建引领产业强 香葱托起致富梦

2021年11月16日11:0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三联村目前种植香葱4100亩,香葱一年可以种两季,亩产合计约15000斤,按平均每斤2元钱计,三联村香葱年产值超过一亿元。很多人因此走上富裕路,建起‘香葱楼’,生活越过越红火。”近日,正在三联村南流坡千亩香葱产业示范区查看香葱长势的三联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成进说。

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三联村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发展香葱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金陵镇三联村党支部大力发动、引导村民发展香葱产业,通过选育优良葱种,搭建销售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做强做优香葱产业,使小香葱成为三联村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深入调查 引进优质产业

三联村以前以种植香蕉为主,但香蕉黄叶病等自然灾害让全村香蕉基本绝收,村民生活陷入困境。要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村民走出困境,走上富裕路,成了村“两委”必须解决的大事情。村委派人深入市场作调查,向农产品收购商了解市场情况,结合三联村优势,决定引进香葱产业。村委派种植能人到外地学习种植经验,并引进葱苗试种。第一年组织60多户试种60多亩,当年亩产2000公斤,售价4元/公斤,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村委趁机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香葱种植迅猛发展。

但由于刚开始种植品种是四季葱,亩产仅有2000斤,产量低,收入少,仅满足村民的温饱需求,致富效果不明显。为调动村民积极性,切实富民增收,三联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多次组织党员、致富能人到外地学习取经,最终引进单季亩产达7500斤的红葱品种。

“红葱周期短,产量高,我种植10亩,年增加收入16万元,收入有了大幅提升。香葱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三联村党员李文杰满脸自豪地说。目前三联村种植红葱品种4000余亩,年产量约3000万公斤,产值约1.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葱”。

多措并举 做好香葱销售

香葱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香葱产业发展起来了,产量逐年增加,南宁香葱市场供过于求,香葱陷入滞销,价格跌到0.6元/公斤,严重打击了农户生产种植的信心。开拓香葱市场,做好销售工作,成了村“两委”必须解决的又一个大事情。村“两委”牵头组织村里30多名经济能人成立销售队伍,多渠道联系外地客商,打开北方市场,香葱成功销往北京、郑州等地。为保障香葱的销售和价格,村“两委”协助村民梁祖明成立扶照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动种植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以“农户+合作社”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销售香葱,确保价格稳定,大大降低了农户的风险。而且成立合作社之后,外地收购商直接与合作社合作,不用大老远跑来,收购、包装、物流运输等有合作社把关,大家合作共赢。现在,每年都有约六千万斤香葱成功销往北方许多大城市。“依托合作社,我们组建了一支销售队伍,打开了北方市场,全村90%香葱销往北京、郑州等北方大城市,有了自己的销售平台,这两年香葱价格一路走高。”村党支部书记韦益松介绍。

“今年香葱大丰收,我种植了8亩,现在收购价4元每斤,价格喜人,预计增收15万元。”村民雷相全高兴地说。

保驾护航 做强香葱产业

为把香葱产业做大做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三联村党支部制定制定了三联村“1+3”产业发展计划,以香葱为主,番茄、辣椒、黄皮果等果蔬为辅,多元化发展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帮助葱农增收。每年定期邀请广西农职院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到田间地头传授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葱农发展生产。提供小额信贷帮扶葱农发展壮大生产规模。完善农田灌溉、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三联村党支部争取到上级资金250万元加固维修8座水坝,修建3.5公里三面光水渠,修建生产道路15条,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力促进香葱产业发展。

为吸引更多村民发展香葱产业,金陵镇在三联村南流坡打造 1000 亩香葱产业示范区,该示范区通过增施有机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有效提升香葱产量与质量。目前,示范区辐射周边村坡种植香葱2000亩。金陵镇三联村香葱产业示范区被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乡级示范园创建入围单位。

如今,走进三联村,一处处香葱种植基地生机勃勃,一栋栋房屋绿树环绕,一座座“香葱楼”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村净、景美、业旺、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黄以轮 马艳萍)

(责编:许荩文、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