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广西:“三推三减”推进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2021年08月20日08:4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南宁8月20日电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以并联审批、承诺审批、智能审批为主要抓手,不断提高涉及投资建设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效率,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到74.95%,有效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并联审批,减少办事环节

广西大数据发展局与广西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专题服务活动,指导各地参照自治区服务模式,优化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流程,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早日形成有效投资。在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依托“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设立“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综合服务专窗”,组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等窗口单位,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开展并联审批,提供现场综合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已组织召开“政金企”对接会1次、专题服务活动7次,为广西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欣阳玻璃精深加工项目等10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提供节能审查、占用林地等事项的联合办理。

推进承诺审批,减少审批时限

广西大力推行承诺审批,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承诺审批办法(试行)》,明确审批事项范围、承诺审批程序、承诺信用监管方式方法等内容,并组织区直、中直等部门编制承诺审批事项基础目录,将涉及投资建设领域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承诺审批范围,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减时限,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目前,广西已组织区直部门编制承诺审批事项基础目录158项,各地根据工作实际,创新承诺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不断提升建设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效能。如:南宁市出台“拿地即开工”方案,明确了“拿地即开工”的实施范围及程序,提出了质量安全监督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限时办结等多项改革创新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作出相应承诺后,即可取得基坑支护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桂林市不断突破创新,2020年共有48个园区项目通过“容缺后补、容错纠错,企业向政府承诺、政府向企业承诺”的“双容双承诺”形式,变投资项目“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平均压缩了报批时间3—4个月,项目投资额达122.3亿元,预期实现产值218.5亿元。

推进智能审批,减少申请材料

不断升级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统一调度,促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减免申请材料。在数据共享方面,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数据目录5.4万条,库表数据库总量30.7亿条,接口调用次数9.4亿次,汇聚电子证照405类共5344万条;在系统对接方面,完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共12.01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对接,对接完成率95%,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发布开放目录5769个、结构化开放数据总量约1.05亿条,为各地各部门推进投资建设领域审批智能化提供强有力支撑。如:北海市依托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研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智能审批”系统,申请人仅需登录一个平台即可一次性填报办件信息(税务信息同时录入),无需二次录入,4项登记通过“多证合一”一次生成,信息自动推送至刻章企业即实现刻章下单,信息自动推送至税务后台即完成税种税票核定秒批,实现企业开办所涉及的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会保险登记、医保备案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开户登记、银行开户等7个事项一点登录、一键审批、一网通办。(韦帝、贾明宇)

(责编:吴明江、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