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司法局念好“三字”诀办好群众事

“感谢柳州市司法局的帮助,让我重见光明!”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结合村村民何某某视网膜移植手术成功后兴奋地说。
何某某一只眼睛先天性眼疾失明,另一只眼睛近年来视力下降严重也几乎失明,医治眼疾一直是他的愿望。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柳州市司法局驻村干部积极努力,争取了政策扶助和资金支持,并成功进行了手术。重获光明的何某某及家人十分感激。
这只是柳州市司法局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连日来,柳州市司法局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破解司法行政事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围绕主责主业,贴近群众法治需求办实事、办好事,推出20多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提高了社会的满意度。
“听”为先,开门纳谏寻良策
“要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解决目前柳州市偏远农村地区的法治宣传还不够到位的问题。”
“建议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进行有效提升。”
6月28日下午,柳州市司法局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第三次征求座谈会,参会的各界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公证服务、普法宣传、立法为民、医调助困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这样的活动,近几个月来柳州市司法局持续不断地开展。
4月12日,《柳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4月19日,全市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5月24日,全市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柳州市司法局先后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7次,还通过发布投诉举报方式公告、设置群众举报意见箱、开通“我为群众办实事”监督电话、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向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检视自身在为民办实事中存在问题,切实把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摸上来、把存在问题搞清楚,下好民意收集的“先手棋”。截至7月,柳州市司法局共征集到13类50多条意见建议。
“严”为重,下沉基层找问题
基层建设是关键。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柳州市司法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把建设基层、服务基层摆在首位,党组班子成员下沉基层,主动听取服务对象和群众的呼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挖根溯源,有的放矢定措施,消除影响司法行政发展的顽瘴痼疾。
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柳州市司法局将所有意见建议全部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并及时向代表答复采纳和办理结果,同时,抽调20多人设立顽瘴痼疾组、督查督办组、协调联络组和五个督导检查组等10个工作小组,通过制定《柳州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主攻方向,努力实现长期影响制约本地公正执法司法的层次问题基本得到根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实”为要,服务群众提质效
在柳州市公证处办证大厅一角,一台业务自助办理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市公证处新启用的“警E邮”公安自助查询办证终端。以往,群众需要办理部分公证事项,“以证换证”现象十分普遍,如无犯罪记录公证,办理前必须先到辖区派出所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这种服务上的不“对接”造成了服务的“堵点”,让群众跑了不少“冤枉路”。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柳州市公证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积极争取公安人口支队和民政部门的支持,启用“警E邮”公安业务自助办理机,当事人可直接在公证大厅办理临时身份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死亡户口注销证明、交通驾驶相关业务查询等,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柳州市司法局还印发了《柳州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制定10类20项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并成立专项督查组。各责任部门主动作为,创新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努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纠心事。
柳州市司法局还大力推进“减证便民”措施,在全市牵头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依申请的行政事项领域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前,全市行政机关已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256项;开发为群众提供普惠调解服务的“柳州网上枫桥人民调解”系统,有力破解地域时空的限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知名调解员、专业律师等专业人士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傅永新、李龙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