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76岁的“非遗”传承人何彪:笙歌声声颂党恩

2021年07月13日12:01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现年76岁的何彪,发如雪,身子硬朗,声如洪钟,体态笔直,有越活越年轻的趋势。

何彪是老师,是苗族芦笙音乐非遗传承人,更是学无止境的学生。古稀之年,依旧忙碌,忙着吹芦笙,忙着传授技艺,忙着创作乐谱,也忙着品味生活。

何彪(中)在指导队友们吹奏芦笙。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何彪家的客厅里,摆放了很多“稀奇玩意”。窗边放着一柜子形状各异的小木雕,是何彪四处收集的。客厅摆着他制作的竹筒灯,电视机旁边静静地放着他喜爱的芦笙。有的芦笙已经陪着何彪走过半个世纪,有的是他自己从竹子源头挑回来的,专业定制。

何彪的侄女王洁斌从有记忆开始,她就记得姑父一直与芦笙为伴:“我从小跟着姑姑、姑父一起生活,他们非常热爱芦笙,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姑父专门有一间专门装芦笙的房间,整个房间全是芦笙。”

芦笙音乐创作是费时费力费脑的,尽管有书房,他却喜欢在休息室的床边创作,累了就躺下休息。被笔墨乐谱围绕的感觉,对他而言又是一番享受。

何彪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这一切。

芦笙的启蒙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1945年,何彪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人。逢年过节,寨子里都会吹起芦笙跳起舞,何彪的童年就是在芦笙歌舞中度过。

12岁那年,在父亲的指导下何彪学会了吹芦笙。同年,他买了一把小芦笙开始参加寨子里芦笙文化活动。芦笙种子从此刻便在在何彪的心中悄悄发芽。

“那时候,我爸爸是寨子里的‘芦笙头’,我就想我必须要把芦笙吹好,不给我爸丢脸。”

1963年,何彪带着自己的小芦笙到桂林民族师范学校读书并组建了民师芦笙文艺队,担任大队长的何彪带着芦笙队在桂林初露头角。

何彪在休息室里修改歌词。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芦笙的改革

长大后的何彪,人生主要做了两件事儿,主业教书育人,尽心尽责;业余做芦笙演奏,付出最大热情。

相比于芦笙吹奏的传统模式,他更陶醉于芦笙的改革。1984年,何彪在家乡培科首创芦笙表演改革成功,得到当时区民委梁彬的鼓励和支持。从此他不再把吹奏芦笙当做一个业余爱好。

何彪曾编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苗山)》的芦笙节目受挫,那时候他便横下一条心要改良、创新融水苗族芦笙。从那时起,何彪上山采竹、远赴贵州求教、自费改良芦笙、组建培训芦笙队,一步都没有落下。何彪不只是单纯追求吹好一曲芦笙曲,他探求的是艺术传承与实用兼顾的创新。

何彪(右二)和队友们在芦笙坪一起吹奏芦笙。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后来,他编导的《笙歌感恩》《苗家脱贫奔小康》节目荣获得在厦门、贵阳举办的全国比赛金奖,《芦笙欢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更是搬上2020年广西卫视春晚,让全国人民听见了融水芦笙音乐。

阳光照在芦笙上,增添了芦笙的厚重感,因何彪与队友从未停止过吹奏,其内部的管孔更为通透,传音效果最佳,音色更为纯正。

谈及为何一定要对芦笙进行改革,何彪有他自己的想法:“苗族芦笙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但是一直都是老方式,现在进入新的时代,芦笙也要上个台阶,传统文化也要跟上时代,所以想办法改革芦笙。”

何彪将鼓励和支持信件一直保存至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芦笙的传承

如何将传统传承下去,也是何彪要去思考的问题。

2021年,融水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对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评审并公示无异议,批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人,何彪就是苗族芦笙音乐的传承人之一。

“以前一心只想吹好芦笙,后来发现申请传承人可以更好地宣传芦笙,现在申请成功,我心里也很高兴,我又有新的力量继续发展芦笙。”何彪说。

排练后,何彪(中)汗流浃背,一边喝水,一边继续和队友们讨论吹奏方法。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何彪曾经培训、带领的芦笙队有贝江长赖村、龙女沟景区、香粉雨卜景区、嘎乐芦笙队等12个队伍。此外,何彪还在桃源山庄建立芦笙坪,竖立芦笙柱,向社会提供芦笙训练比赛场。他的山庄聚集了一帮热爱芦笙的人,总是热闹非凡。大家从熟悉乐谱入手,再到吹奏演练,最后移动到芦笙坪排演出完整的节目。

“2019年,我来到何彪的芦笙队,来了就不想走了,何彪他有创意、懂创新、爱芦笙,就想和他一直配合下去,干到动不了为止。”唐忠贤说。

何彪与芦笙有着太多故事,而所有的故事超不出两个字——热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虽已年逾古稀,他仍未放下手中的芦笙,致力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芦笙音乐精品。(黄杏俏、蒙成远、吴明江)

(责编:吴明江、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