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与山水和谐共生

庞革平 粟桂利

2021年04月06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柳州市区美景。李斌摄

柳州的一家工厂。覃美春摄

柳州在工业历史保留建筑物内开展原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资料图片

广西柳州,祖国西南边陲重镇,滨江之城。柳州以工业闻名,也曾饱尝污染之痛。当地人敢为人先,大刀阔斧地治愈“病土”,修复绿水青山,如今,柳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水质全国领先,28万株紫荆花满城惊艳。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柳州做到工业与山水和谐同生共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病土”重现生命之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工厂在城中、城在工厂中”,灰色是这座工业城市的主色调。柳州工业发展为国计民生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代价。

始建于1958年的柳州市造漆厂,曾年产涂料近万吨,企业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造成了退役场地的土壤异味、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2014年11月,柳州市造漆厂停产搬迁,

污染企业搬迁后,土地如何治理?

“治理并不容易。”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龚继冬说,柳州工业门类齐全、土壤污染特征明显、代表性强,“十三五”规划开启后,柳州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拯救污染土地的行动。

201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成为自治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土壤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过程管控、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程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柳州模式”。

“在工业历史保留建筑物内开展原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为国内首例。试点成功了,土地恢复生机,周边群众还可以到原厂址感受工业发展历史。”2020年12月29日上午,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覃国琴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柳州市造漆厂退役场地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先行区建设以来,柳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源头控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柳州市重点行业企业238个地块“一企一档”。落实污染场地再开发过程管控,将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布了六批共计24个污染地块名录。启动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中心建设。

在实施土壤污染管控、修复示范工程方面,除了柳州市造漆厂项目,柳州还推进柳州市原长塘空军靶场一期地块、泗潍河上游矿区历史遗留污染土壤综合整治等其他6个土壤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项目。在柳城县、融安县、鹿寨县和柳江区开展一系列农用地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面积3400亩、严格管控示范面积50亩。

源头控制方面,建立了企业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制度,每年修订并公布柳州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污染场地开发方面,持续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将有污染风险的用地纳入全国信息平台;监管能力建设方面,提升监测机构土壤、地下水分析测试能力,启动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中心建设,开发土壤环境管理系统;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出台了8项技术指南和管理办法。

数据显示,到2020年,柳州市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三五”以来,全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目前,柳州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率为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柳州模式”。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安全的土壤,还要有安全的水。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1月份公布2020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柳州水质排名全国第一。到2020年,柳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75%,柳州的一江好水有它们的守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土养德,德养人,人养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江河林场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都是植树人。现年82岁的黄凤斌是林场最早一代的植树人。“以前种树就靠两条腿、一双手。”她说,种树工具只有一把锄头,一天之内要刨600个树坑。

蓝雄辉接棒母亲黄凤斌成为第二代植树人。他说:“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上都是只种不砍,到2010年,柳州森林覆盖率是60%。”蓝雄辉的儿子蓝胜是第三代植树人。年轻人走进林区,用科技改变林区。

“现在的柳江水能有这么美,我们是下了大力气的嘞!”今年1月29日,柳城县副县长、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王融莉展示了一张拍摄于2016年1月的柳城县建成区航拍图,当时河流主干道两旁还停放着很多采砂船,非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大量以柴油为动力的采砂船造成了水体污染,河床也被挖得千疮百孔,如今,这样的船一艘都没有了。

自2017年柳州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设立了2068名河长,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成为了柳州市的总河长,带头巡河。

“我们是碧水的第一批‘哨兵’。” 广西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采样人浦彧说,2020年柳州地表水质全国排名第一,他们的肩膀上无形中多了一重责任,需要更严谨、专业地做好每一次水质采样。

杨崇毅在柳州环保战线工作了37个年头,“水质数据第一个就是要真实。监测做不好、做不出,宁愿报不了数据,也绝不弄虚作假。”他说,柳州一年出3万多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每月公布在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柳州市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Ⅱ类以上,其中,Ⅰ类水质比重从2019年的20%提高到2020年的41.6%。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近年来,柳州规划750亩地用于新建紫荆花公园、16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博物馆、市区黄金地段102亩地建街心公园、建设长达35公里的沿江自行车道,将柳州马鹿山公园北侧两块共205亩价值近20亿元的商业和商住用地改造成为公共绿化草坪。现今,柳州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街头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盛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4月06日第08版)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