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龚州,春色如画。一场春雨过后,平南县大鹏镇平垌村细岭屯格外秀丽: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鲜花摇曳,小公园里绿草如茵,亭台、长廊各具特色,白墙黛瓦的蒙氏小山庄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间。
“这间祖屋是我们这里比较少见的岭南特色建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去年刚刚完成旧屋改造。”近日,蒙氏小山庄主人蒙名全介绍说。房屋修缮后,70多岁的蒙名全和年迈的老母亲又回到这里生活。
近年来,平南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组织实施“三清三拆”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和精品示范型三类村庄建设,2019-2020年完成1150个村屯的乡村风貌整治任务。今年,平南县重点打造“两高两道”可视村屯,对331个村、20740户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打造120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和18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同时,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树立向上向善、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
蒙氏小山庄依山而建,是典型的客家围屋风格,具有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特色。整个建筑前低后高,推门而入,厅屋庭院一座比一座高,层层而上,别有洞天。
去年,大鹏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要求,对一些格局完整、建筑基本完好的传统村屯,在充分保护和科学传承基础上,采用拆烂留好、修旧翻新、功能提升等办法,对传统民居进行除险加固、修缮美化。蒙氏小山庄喜焕新颜,成为细岭屯一处靓丽的风景。
此外,大鹏镇还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危旧房、猪圈、鸡舍彻底拆除,建设小花园、村史馆、文化长廊、公共卫生间等设施,提升村庄品质。
镇隆镇马旦村良凡屯乡村建设场面同样热火朝天。3月18日,在良凡屯可以看到,村道两旁,工人们正抓紧种植黄花风铃木、紫荆花等景观树;屯内96栋房屋正在进行岭南建筑风格立面改造,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粉刷;水塘清淤、村史馆建设、拆除乱建乱搭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春节过后我们就加快施工进度,目前房屋改造已经完成10户,新建文化室1000多平方米、屯内道路3.6公里,埋设污水排放管网5公里,建设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镇隆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刘信金说。
镇隆镇是平南县“两高”沿线乡镇之一,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部署要求,需完成南广高铁镇隆镇沿线示范带21个村庄2423栋房屋的外立面改造,形成整齐统一、错落有致的外立面风格,突显传统特色。目前,21个村庄全面启动乡村风貌提升改造工作。
平南县上渡街道上渡村温屋屯,志愿者温业生这几天忙着走村入户,给村民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阿叔,这个是我们村移风易俗倡议书,以后家里满月、周岁、乔迁、订婚等喜庆事宜都得按我们村的‘一约四会’来办。”
温业生是该村移风易俗宣传劝导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也是温屋屯理事会会长。他介绍,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理事会成员及村民组成,利用空闲时间给村民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劝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禁办,建立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平南县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在21个乡镇(街道)、296个行政村均成立移风易俗宣传劝导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进村屯、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提升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引导广大村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1万多份,劝导简办喜事20余件。(莫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