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创新多种学习形式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2021年03月30日10:3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连日来,博白县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刻感悟和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推动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凝聚博白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上好“第一课”,厚植党史爱国情

“党旗的锤子和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博白县永安镇中心小学五年级163班主任冯玮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党旗的意义。

在3月开学之际,博白县28个镇各所中小学通过党员教师讲党史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把党旗、党徽知识,党史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等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讲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

在博白县王力中学,课间活动的学生三五成群,正驻足在党群活动中心走廊前,认真倾听高三历史老师覃良荣讲述党的故事,学习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课,有助于让学生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覃良荣说。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3月25日,博白县教育系统“学党史、铸忠诚、育红苗”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县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红色党史、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经典、红色画卷、红色知识、红色方阵、红色记忆、红色校史、红色标兵”等十项活动。

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力量,充分利用班会、晨会及重大节日,积极组织好广大师生开展阅读红色经典刊物、撰写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文章、创作红色书画、歌唱红色经典歌曲、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讲述红色故事、演绎红色课本剧、红色知识问答、到红色教育基地“打卡”等活动,做到每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打造红色学堂,传承红色基因

3月11日,博白县首个“红色基因铸忠诚”干部固魂工程红色学堂在朱锡昂纪念馆揭牌;3月22日,第二个红色学堂在王力故居揭牌;3月23日,第三个红色学堂在沙河镇玉桥村朱锡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揭牌……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博白县全面升级打造朱锡昂纪念馆、王力故居、朱锡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老屋地下革命旧址、朱光故居、博白字祖庙、江宁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龙潭镇文龙书院、桂东南博白县抗日武装起义、熊景升故居等一批“红色学堂”,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实景体验式教学及现场互动体验式教学提供场地和服务。

“‘血洒玉林,芳流千古;功高八桂,痛切同侪’,透过字里行间,朱锡昂烈士为革命奋斗终生的感人事迹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青年公安干警秦昌林在参观朱锡昂纪念馆时感叹,自己要以朱锡昂精神为榜样,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勇当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

红色学堂陆续揭牌,各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红色学堂”参观学习,通过瞻仰一次旧址、参观一次展览、回顾一段历史画面、重读一段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加一场党课等学习方式,进一步增强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情感认同及奋斗共识。

“‘红色学堂’开办揭牌,充分体现了博白县把红色传承的成果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博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党工委书记王得生说,博白县将扎实推进“红色基因铸忠诚”干部固魂工程,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

以史促学内化于心,以学促干外化于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月25日上午,在博白县永安镇云景山康养基地千亩油茶园,一场特别的微党课正在进行,永安镇党委书记黄坚献在田间地头向干部群众讲述党的光辉历程。

当前正值油茶种植的关键阶段,为不误农时,永安镇党委就把党史教育微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积极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党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理清思路举措,牢记初心使命,抢抓时节扩大油茶种植规模,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

微党课结束后,在永安镇党委班子的带领下,永安镇政府机关支部、林场党支部、城治村党总支部党员干部,志愿者共计100余人在油茶园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合力种下了油茶树苗200余株。

“把微党课设在田间地头,开到产业基地,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融入感、归属感,能更好地激励他们以更扎实的作风,更高涨的热情投身到下一步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努力促进乡村振兴。”黄坚献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博白县各镇各部门纷纷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力求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实现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双促进。(骆泓铭、唐静、朱夏慧)

(责编:周雨乐、黄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