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玉林市玉州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离任村(社区)干部“五项机制”,引导激励离任村(社区)干部在基层主战场上继续发挥余热,退岗不褪色,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书写新时代玉州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让离任干部“离岗不离心”
组织各镇(街道)领导班子走访慰问离任村(社区)干部,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了解离任村(社区)干部思想与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引导离任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调整好心态,主动配合新班子开展工作。换届前后,领导班子慰问走访离任村(社区)干部598人次,召开村(社区)新老班子座谈会80多次,共向村(社区)离任干部征集村级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等意见建议165条。
建立关怀激励机制,让离任干部“退职不褪色”
举办村(社区)离任干部荣退仪式暨集体谈心谈话会,通过退职的“仪式感”,感谢全体离任村(社区)干部所作出的贡献,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为284名离任村(社区)干部颁发光荣证书和“优秀耕耘者”纪念品,充分肯定离任村(社区)干部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该区城北街道西岸村原村委会主任张有荣作为离任村(社区)干部代表说:“今后,我定会继续拥护党和政府的工作,支持帮助新任干部,饮水思源、发挥余热,为人民群众与玉州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建立发挥专长机制,让离任干部“离位仍有为”
加大离任村(社区)干部工作安置力度,搭建村(社区)离任干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离任村(社区)干部党性强、威信高的优势和熟悉村情、经验丰富的特长,为离任村(社区)干部“设岗定责”。围绕乡村振兴、征地拆迁、矛盾调解等工作,结合各村(社区)实际,设立信访调解员、治安巡查员、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等工作岗位,协助新任班子开展工作,继续服务好基层群众。目前,共有35名离任村(社区)干部继续发挥余热,担任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综治主任助理、村(居)务监督委员等职务。如玉城街道南观社区原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涂悦俊离任后,被南观社区聘任为综治主任助理,通过言传身教,将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任社区干部,协助社区调解纠纷,维护辖区治安环境。
建立传帮带扶机制,让离任干部“离职不离志”
离任村(社区)干部自身本领过硬,基层实践经验丰富,通过建立“传帮带扶”机制,鼓励他们继续参与村(社区)各项事务的决策、执行、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通过“传一传”经验、“帮一帮”业务、“带一带”路子、“扶一扶”新手,加强对新任班子成员的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让新任班子的步子迈得更稳。同时组织离任村(社区)干部在各类培训班上现身说法,分享工作心得、交流工作方法,帮助村(社区)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实际、深化思想认识,借鉴成功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建立生活保障机制,让离任干部“离岗无所忧”
建立村(社区)离任干部生活保障机制,确保离任村(社区)离任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解。贯彻落实《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基础保障水平的通知》《关于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村(社区)办公经费标准和落实村(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通知》,加大对正常离任村(社区)干部的补助力度,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后顾之忧。建立村(社区)离任干部生活保障监测机制,重点关怀帮扶生活困难或年老体弱的村(社区)离任干部。如城北街道彭村的离任村支书梁明付由于遭遇车祸导致生活困难,街道党工委组织职工干部进行捐款,及时对有困难的离任干部伸出援手,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唐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