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13时03分,柳州站6道旁有一抹明黄色的背影,他面对来车方向,笔直地站着。
他叫刘家生,是柳州站客运给水组的一名上水工,南来北往的旅客列车上,不可或缺的水便是通过他的手接续。春运伊始,连续二十多天的连轴转,只为补给旅客一口干净的水,也为给四面八方的旅客品一品柳江水。
一把T字扳手、一双黑胶防水手套、一台对讲机、一顶安全帽,就是刘家生的安全作业装备。“我们分南北两头同时作业,保证及时上水,不耽误列车准点出发。”他拿起对讲机告知同伴,边说边往车厢注水口走去。
“一拿、二插、三开、四撤”是我工作的八字口诀,他迅速从水箱中拉出水管,拖着18米的长管在股道间疾步行走,对准车厢的注水口,快速把水管插入车厢上水口,再打开阀门,给车厢注水。除此之外,上水作业还要时刻观察列车水箱的供水状况,发现有水溢出,就得“四撤”,立即上前拔管,关闭水箱阀门。
“5533次停止上水,请工作人员停止上水作业。”广播响起,刘家生再次检查了一遍上水情况,停下了手中的作业。
刘家生提了提手套,返身立岗面对5道即将到达的动车,开始了下一趟上水作业。动车与普速列车作业方式存在着一丝不同,动车多了一个注水挡板和水箱状态显示器,一目了然。“上水完毕后,一定要将安全挡板盖紧,再将注水挡板合上,确保行车安全。”刘家生对组员安全提示道。
上水细致的刘家生练就了“眼观八方”的本领,经常在站台上发现一些旅客的“粗心”。作业结束返回站台的他,一眼看到站台遗落的身份证,他装进口袋,远远地看到站台客运员,一路小跑,将拾取到的旅客身份证交给站台师傅,交由客运员寻找失主。
春运期间,加开车组、重联车组、每一列长长的客车,都给上水工们带来了挑战,每一名上水工作业6—8节车厢,一次作业至少要走300米,他们要“快、准、安全”完成每一趟上水工作,一个班下来相当于全力冲刺马拉松。“春运工作量比较多,但是每当看到旅客乘坐我们上了水的车,从起点到终点,喝上一口干净纯净的水,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刘家生朴实地说。(王勇、李俊雄、余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