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进企业检查环保设施。防城港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市工信部门预统计,2020年,防城港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1249亿元,相较1993年建市之年的6.9亿元,增长了181倍;2020年度,防城港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9.7%。这不仅意味着防城港市“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重大战果,而且还力证工业与环保不是“生死冤家”。
环保关口前移。“十三五”期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很多地市大张旗鼓招引项目,而防城港市为保护环境,反其道而行之,大刀阔斧砍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防城港市不惜牺牲唾手可得的400多亿元的投资,在137个签约项目中,砍掉了冷弯型钢、钼铼冶炼、纺织印染等40多个“三排”较多、产能过剩、高耗低效的项目。
紧盯冶金企业。督促和指导盛隆冶金等冶金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效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盛隆冶金环保设施改造已投入约20亿元,淘汰拆除2台90㎡烧结机、2座竖炉等落后产能设施。对除尘及脱硫设施进行改造后,焦化焦炉、烧结机、高炉出铁场、南区炼钢二次除尘等有组织排放源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去年投产的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也是紧盯的重点之一。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以“超低排放”为标准,一切从高从严,投入60多亿元采购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的高端设备,坚决不走“先旷课后补课”的老路、弯路。
管好重点“大户”。防城港码头以铁矿粉、煤粉等散货居多,治理粉尘污染成为首要。为此,防城港码头公司不惜高成本引进结壳剂技术。每当散货上岸堆放完毕,工作人员立即在散货上喷洒结壳剂,使散货表面形成一层厚壳,“罩”住散货,控制粉尘扩散。另外,公司还着力强化装卸作业时粉尘控制,推进散货物料密闭式存储,加强港区道路硬化、绿化和清扫、洒水、抑尘作业。
防城港市还重视清洁能源普及和替代工作,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项目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70万千瓦,在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50万千瓦;依法淘汰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92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淘汰率100%;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仅2020年,全市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89辆,更新新能源班线客车11辆,新增投放新能源出租汽车100辆。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理说:“只要全社会持之以恒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走科学发展工业之路,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就会和谐发展,就能‘双赢’。”(记者李映武、吴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