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民间“土货”巧变群众致富新“法宝”

2020年12月31日08:5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以前种的水稻都是自己吃,家家都种的东西,不知道卖给谁。现在好了,有了消费扶贫政策的支持,今年的稻谷都有公司直接上门采购,打造品牌后,微信朋友圈也卖出去了不少冷水米,一共挣了50万元,带动了6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坝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农贞雄兴奋地说。

冷水米、蜂蜜、茶油、麻鸭蛋、牛干巴、沙糖桔、米糕、彩色糯米饭、糍粑……12月18日至24日,西林县举办第七届句町文化艺术节暨第十届沙糖桔产业、茶叶产业文化展示周活动,在民族文化广场、美食街中,各式各样的农特产品、风味小吃及精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无数商家游客慕名前来,活动现场“嗨购”乐翻天。

“我是从南宁过来的,没想到这里土特产和美食那么多,特别是那个香粽,飘散出来的粽叶香味,我远远就闻到了,忍不住买了一个尝,粽子清香糯软的口感,非常赞。”提到西林的特色美食,杨先生乐呵呵地向笔者分享了这次收获。“我得带点回去给家人也尝尝。”说着,杨先生兴奋的连忙下单。“伙计,香粽要10个、糍粑要10个,打包;另外冷水米给我5包,蜂蜜6瓶......”活动现场,西林那佐苗族乡自产的土特产品及特制的民间小吃吸引大批游客和群众前来选购。

“我们直接采用农户自产的土特产品‘冷水米’作为原料,通过民间传统手艺制成各种风味小吃,不仅口味正宗,而且价格实惠;同时对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民间传统手艺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那佐苗族乡党委书记王丰景介绍。

从产业扶贫到消费扶贫,舌尖上的美食逐渐成为决胜脱贫攻坚的新法宝,有效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采购最后一公里”,实现扶贫农土特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变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美食,为决胜脱贫攻坚打开了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林县通过举办句町文化艺术节和沙糖桔产业、茶叶产业文化展示周活动,对优质扶贫产品、特色风味小吃等进行集中销售,不仅让游客感受到西林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了解西林句町文化精髓;还可以把舌尖上的美食和群众种养自产的农土特产品食材有效衔接,通过打造品牌效应将农特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户增收优势,促进消费扶贫,在满足游客商旅“味蕾”的同时又鼓足贫困户的“钱袋”,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双赢。

据悉,近年来,该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借助粤桂协作扶贫模式,大力推广优势土特产品种养,培育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同时深入挖掘传统饮食文化,采取民间手艺把自产农土特产品食材制成特色风味小吃美食,并借助“西林句町文化艺术节”美食平台助力消费扶贫,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韦素雪、黄艺菡)

(责编:周雨乐、黄昱梅)